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在各级党组织,主体是全体党员干部,关键在于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任务最终要落实到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身上。其中党的基层组织即党支部(包括党小组)组织的集体学习是一个主要载体。
党支部(包括党小组)组织的集体学习,不仅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和作风,而且也是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学习教育的基本形式,对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政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继续坚持和发扬。但同时,也要结合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以及党员群众的新期待,在认真总结和大胆尝试中不断加以改进,切实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实事求是地说,现在的党支部(包括党小组)组织的集体学习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常见的也是比较突出的有两个方面,是这种集体学习的“软肋”需要有针对性予以加强和改进:
一个方面是领导干部参加党支部(包括党小组)组织的集体学习的问题。领导干部学习的主要载体和形式是领导班子的集体学习和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但同时党员领导干部也应作为普通党员自觉参加单位党支部(或党小组)组织的集体学习。实际操作当中,由于领导干部工作的特殊性,对于他们参加党支部(或党小组)组织的集体学习不做硬性规定和要求。
不过,从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和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政党建设的角度,笔者还是建议,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方便和时间允许的条件下,要积极参加和多参加一些单位党支部(或党小组)组织的集体学习。这既能表明领导对学习的重视、关系和支持,同时也表明学习的重要。同时领导参加单位党支部(或党小组)组织的集体学习也要注意发挥两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带头发言或谈学习体会。这是对平时学习成效的检验和领导水平的一种集中展示。说实话,平时领导讲话和发表文章,多数也是材料员起草的,很难看出领导的真实水平,而在集体学习中的现场发挥,则比较能够服众。二是要对党支部(或党小组)组织的集体学习予以具体指导和引导。比如对党员干部学习心得的点评,或者对一个时期或阶段集体学习的总结,这对推动集体学习是有着实际的促进意义的。
另一方面是党支部(包括党小组)的集体学习在组织安排上的问题。说实话,在目前这种形势和条件下,组织集体学习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有时甚至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所以,对于党支部(包括党小组)集体学习的组织者应多一点理解和支持。但对于集体学习的组织安排上的问题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切实加以改进。我们不能满足于现在的“到点学习”即对党员学习日制度的坚持,似乎这种学习可以回报的亮点只有一个“雷打不动”。其实,对于什么是学习和怎样学习这些基本的问题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比如什么是学习,其实从平时学习的习惯就可以看出来。到点了(学习日规定的时间),该学习了,拿上本子,到学习活动室,这似乎就是大家惯常的学习。除此之外,对于学习的概念和印象却不甚了了。至于怎样学习这个主要问题更是欠缺很多。
一是学习的目的性不强。尽管学习是按照统一计划安排进行的,每次也有一个大致的主题,但是对于学习需要切实注意和把握要点,往往不甚明确。这项工作应该是学习组织者的提前要做好的基本功,在具体集体学习要加以必要提醒或提示,以便引起大家的注意。再者就是学习内容的安排与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结合得不紧,这种学习除了浪费时间和消遣没有多大的意义。
二是组织学习的侧重点有些问题。我们说,学习在个人,在平时。集体学习是周期性的,也是比较短时间的,如何有效利用这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是需要动些脑筋的。实际上就是要搭建一个党员干部平时积累的学习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而不是看看光盘,读读报纸,传达传达文件这种流水作业,否则是不能有效调动每个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活力的。
三是学习的效果性不强。比如学习的内容不吸引人,学习的形式单一死板,学是倒是学了,比如看了什么,听了什么,实际兴奋一阵子,过后就基本忘得差不多了。再加上没有一个复习和学习测试、检验的环节,学习更容易流于形式,走了过场。实际上说到底是没有自觉按照起码的学习规律去操作。学习是需要记忆和理解的,也要引起思考和有所启发的,没有一些必要环节的设计和要求就起不到这种效果,否则学习的东西过眼过耳却不能入心入脑,自然也就不能学以致用了。四是学习记笔记中的问题。我们说好记性不如赖笔头,所以学习要记笔记。但主要的问题是把记笔记变成了抄笔记,把强化记忆和深化学习的形式变成了应付和完成任务的形式。过眼过手,不入心不入脑,抄了不少,记住的不多,有时回过头看看自己的笔记都不知道记了些什么。这不仅影响学习的质量和效果,而且也会消磨和淡化学习的志趣。
总之,只有我们首先把党支部(或党小组)组织的集体学习中的这两根“软肋”强化起来,我们的学习才能富有成效,才能更好地支撑和落实好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战略任务。(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党支部(包括党小组)组织的集体学习,不仅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和作风,而且也是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学习教育的基本形式,对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政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继续坚持和发扬。但同时,也要结合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以及党员群众的新期待,在认真总结和大胆尝试中不断加以改进,切实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实事求是地说,现在的党支部(包括党小组)组织的集体学习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常见的也是比较突出的有两个方面,是这种集体学习的“软肋”需要有针对性予以加强和改进:
一个方面是领导干部参加党支部(包括党小组)组织的集体学习的问题。领导干部学习的主要载体和形式是领导班子的集体学习和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但同时党员领导干部也应作为普通党员自觉参加单位党支部(或党小组)组织的集体学习。实际操作当中,由于领导干部工作的特殊性,对于他们参加党支部(或党小组)组织的集体学习不做硬性规定和要求。
不过,从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和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政党建设的角度,笔者还是建议,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方便和时间允许的条件下,要积极参加和多参加一些单位党支部(或党小组)组织的集体学习。这既能表明领导对学习的重视、关系和支持,同时也表明学习的重要。同时领导参加单位党支部(或党小组)组织的集体学习也要注意发挥两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带头发言或谈学习体会。这是对平时学习成效的检验和领导水平的一种集中展示。说实话,平时领导讲话和发表文章,多数也是材料员起草的,很难看出领导的真实水平,而在集体学习中的现场发挥,则比较能够服众。二是要对党支部(或党小组)组织的集体学习予以具体指导和引导。比如对党员干部学习心得的点评,或者对一个时期或阶段集体学习的总结,这对推动集体学习是有着实际的促进意义的。
另一方面是党支部(包括党小组)的集体学习在组织安排上的问题。说实话,在目前这种形势和条件下,组织集体学习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有时甚至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所以,对于党支部(包括党小组)集体学习的组织者应多一点理解和支持。但对于集体学习的组织安排上的问题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切实加以改进。我们不能满足于现在的“到点学习”即对党员学习日制度的坚持,似乎这种学习可以回报的亮点只有一个“雷打不动”。其实,对于什么是学习和怎样学习这些基本的问题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比如什么是学习,其实从平时学习的习惯就可以看出来。到点了(学习日规定的时间),该学习了,拿上本子,到学习活动室,这似乎就是大家惯常的学习。除此之外,对于学习的概念和印象却不甚了了。至于怎样学习这个主要问题更是欠缺很多。
一是学习的目的性不强。尽管学习是按照统一计划安排进行的,每次也有一个大致的主题,但是对于学习需要切实注意和把握要点,往往不甚明确。这项工作应该是学习组织者的提前要做好的基本功,在具体集体学习要加以必要提醒或提示,以便引起大家的注意。再者就是学习内容的安排与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结合得不紧,这种学习除了浪费时间和消遣没有多大的意义。
二是组织学习的侧重点有些问题。我们说,学习在个人,在平时。集体学习是周期性的,也是比较短时间的,如何有效利用这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是需要动些脑筋的。实际上就是要搭建一个党员干部平时积累的学习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而不是看看光盘,读读报纸,传达传达文件这种流水作业,否则是不能有效调动每个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活力的。
三是学习的效果性不强。比如学习的内容不吸引人,学习的形式单一死板,学是倒是学了,比如看了什么,听了什么,实际兴奋一阵子,过后就基本忘得差不多了。再加上没有一个复习和学习测试、检验的环节,学习更容易流于形式,走了过场。实际上说到底是没有自觉按照起码的学习规律去操作。学习是需要记忆和理解的,也要引起思考和有所启发的,没有一些必要环节的设计和要求就起不到这种效果,否则学习的东西过眼过耳却不能入心入脑,自然也就不能学以致用了。四是学习记笔记中的问题。我们说好记性不如赖笔头,所以学习要记笔记。但主要的问题是把记笔记变成了抄笔记,把强化记忆和深化学习的形式变成了应付和完成任务的形式。过眼过手,不入心不入脑,抄了不少,记住的不多,有时回过头看看自己的笔记都不知道记了些什么。这不仅影响学习的质量和效果,而且也会消磨和淡化学习的志趣。
总之,只有我们首先把党支部(或党小组)组织的集体学习中的这两根“软肋”强化起来,我们的学习才能富有成效,才能更好地支撑和落实好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战略任务。(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