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超
我叫陈光超,现任宝丰镇移民工作站站长。1984年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我一直乡镇工作,尽管工作岗位在变、工作职责在变,但扎根基层、乐于奉献的信念没变,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作风没变,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工作热情没变,始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并为此而快乐。
2007年,移民工作启动后,镇主要领导找到我,要我到移民站工作,并兼任移民工作站站长。作为一名在乡镇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基层干部,我深知移民工作是块“硬骨头”。开始的确有些犹豫,因为谁都知道这副担子有多重。可是面对移民工作的需要,组织对我的期盼,领导对我的信任,我没有任何理由退缩,毅然横下一条心,挑起了这副重担。
移民工作刚一启动,一连串问题接踵而至。与移民乡镇对接、移民安置点选择、征用土地、规划设计、资金争取等问题弄得我手忙脚乱。2008年7月,时逢盛夏,安置点规划选择紧张进行,为了能让移民满意,我们几易其点。7月中旬,原对接在小堰村安置的桃子湾村突然通知我们,移民对安置点不满意,拒绝搬迁,而此时安置点规划设计已接近尾声,部分场坪工程已开始启动,怎么办?移民利益高于一切,烈日当头,我又与设计人员冒着酷暑,重新勘查规划。经多方征求意见,反复对比,重新选择在条件优越的铧场村,而铧场村属于集镇规划区,寸土寸金,土地补偿费用当地群众坚决不接受。为了能及时落实安置点,我们白天测绘,晚上召开群众会,会上部分群众情绪激动,责骂我们是“败家子”,廉价出卖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村民金帮平、陈声兴等几次与我们发生冲突,扬言如果低价出让土地,他就和我们拼命。面对困难,我没有报怨,而是耐心细致的做工作,讲道理,群众的围攻、漫骂在我们深入细致的工作中化解了。我们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不仅征用了建房宅基地所需的60余亩土地,而且大部分村民在我们的真情感召下,主动把自己的当家田地让出来,分配给移民作为菜园地。
万事开头难,移民建房更是困难重重。加之我镇接纳的移民全部是外迁移民,面对陌生的环境,面对现实生活的新变化,移民群众本身就憋了一肚子火,如果配套服务再跟不上,无疑是“火上浇油”。面对各种困难,我没有坐等,始终将为移民提供全方位服务放在第一位,从移民户临时用房,到生活用水、用电;从建房规划设计,到建房时沙、石、水泥的供应;从现场施工管理,到房屋质量监管等等,只要移民有困难找到我们,在不违背政策规定的前提下,都做了及时协调,及时督办,迅速落实到位。特别是在各项配套政策尚未明确,移民建房时间不等人的情况下,我们不等不靠,能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创造条件解决,先后多次找到建设、供电、供水等部门召开协调会,督办落实安置点规划设计、施工图纸、供电供水等问题,确保移民建房快速推进。截止目前,全镇所有集中安置点移民用电全部安装入户,共架设高低压线路50档3000余米,铺设临时供水管网4000余米,修通安置点道路5000余米,排水管道3500米,户平一口沼气正在煞尾。
细微之处显真情。移民生产生活用水、施工照明用电、建筑材料协调、邻里纠纷处理,看是小事,但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就会酿成与移民离心离德的大事。如今,午夜手机突响我习以为常,饭咽半口有事我不厌其烦,什么时候移民有要求,我就什么时候解决。缺水调水,停电接电,很多职能部门只要接到我的电话就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开玩笑的说:你给移民办事比给亲人办事还积极呀!是啊,移民背井离乡,倾其一切支持电站建设,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移民当作自己的亲人来对待呢?今年4月25日,韩溪河移民安置点鞭炮齐鸣,热闹非凡,又有三户移民正式乔迁新居。大家高兴异常,相互祝贺,突然移民邹高平家二楼冒出黑烟,出现大火,原来是燃放的烟花不慎从窗户掉在了刚置办的崭新席梦思床上引起火灾。我接到电话后,迅速安排当地移民干部组织救火,防止火势漫延,并及时向党委政府领导汇报,拿出500元慰问金、两床棉被赶往灾民家中,同时,我自己也掏出200元现金慰问移民,当移民邹高平从我们手中接过棉被与救济金时,热泪盈眶,拉着我的手不断的说:“有你这样热心办事的移民干部,我们就是再苦再累,也要按期搬迁,损失再大我们也会克服,不会给党委政府增添任何麻烦”。
今年5月2日,在韩溪河村集中安置点,移民因临时堆放建材,不慎将当地一农户菜园毁坏,发生口舌,引发移民与当地群众一百多人械斗。我接到电话后,一方面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汇报,并通知派出所;另一方面只身一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当时双方情绪非常激动,有两人已被打得头破血流,且各不相让。为安抚双方,稳住现场,我用身体挡在双方中间说,要打就先打我,并从身上掏出仅有的500元钱,安排受伤人员住院治疗。由于干部及时劝阻,避免了一起恶性群体事件发生。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话确实不假,看似在付出,其实付出的本身就在收获着成功。细心周到的工作虽然疲惫了我的身体,但却温暖了移民的心,赢得了移民的信任,这比什么都重要。
移民建房中,个别移民户偷工减料现象严重。今春,铧厂安置点七户移民房一楼主体已全部完工,但由于砂料不合格,水泥配比不达标,房屋多处出现裂缝,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隐患。在我的建议下,党委、政府痛下决心,全部拆除这些质量不达标的“豆腐渣”工程。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比登天还难。我们一方面请质量站专业人员对房屋进行了质检,拿出质检报告,用数字说话。另一方面,在包保工作队的配合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实实在在的例子,做好移民思想工作。刚开始移民根本不让我们上门,说房子我们住,塌死了不找你们;还有的说拆可以,但要赔偿损失。我们抱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态度,一次不行就二次,二次不行就三次,有的多达十几次,直至工作做通为止。事后移民都感概的说到:当时多亏你们呀!要不然,现在后悔都来不及。移民戏称我为工地“铁包公”,对工程质量毫不留情,决不手软。在我们坚持下,有7户一楼楼顶全部砸掉,重新现浇,6户基础部分拆除重新清基,从而确保了移民高标准的建房质量。
移民工作开展至今,全镇所有移民干部和我一样,风雨兼程,日晒雨淋,从未有过双休日和节假日。我们虽然没有打着吊瓶坚持工作的感人壮举,也没有妻儿有事不下火线的动人事迹,但我们对移民有一颗火热的心、一片真挚的情,始终把移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始终把移民当作亲人来对待。移民们常笑着对我们说:怎么没见过你们生病,没见你们休息过呢?我总是一笑而过,因为正是通过我们耐心细致的宣传解释,无微不至的服务,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移民群众的支持,得到了移民群众的认可,促使了广大移民主动配合、积极建房、早日搬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做为一名基层干部,我有幸参与潘口水电站建设,并为电站建设尽一点绵薄之力,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如果说我在工作上取得了一点成绩,那是各级党组织关心支持和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我本人还有很多地方与党和人民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今后我将倍加珍惜机遇,继续保持和发扬心系移民、勤勉敬业、不辞劳苦、乐于奉献的精神,扎根基层,服务移民,为潘口水电站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