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发军
我叫徐发军,现任田家坝镇北坝街村党支部书记。今天站在这里发言,我非常激动:一是北坝街村的移民已经全部搬迁完毕、拆迁完毕,真正做到了片瓦不留,我们没有辜负上级党组织对我们的希望;二是面对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村支两委一班人挺过来了,没有一个人撂挑子,实现了“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铮铮誓言。
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因为有县委、县政府和县移民指挥部的坚强领导,有县直各移民工作队的倾力支持,有镇委镇政府的强力指挥,才使北坝街村闯过了一个个难关,迈过了一道道坎儿。在这里,我也借此机会代表北坝街村的移民群众向关心支持北坝街村移民搬迁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地感谢!
北坝街村是由原龙王滩、太阳坡、梅溪、长堰等6个小村合并而成的大村。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社情复杂,移民群众普遍存在着文化素质较低、对政府的依赖性强、对移民补偿标准期望值高、心态复杂多变等共性。尤其是北坝街的人,天不怕,地不怕,过去连派出所都敢炸。移民工作启动后,部分移民对政策不理解,拿三峡移民和城市拆迁相提并论,上门做工作难,热脸塌的是冷屁股,个别移民户甚至唤狗子来咬人。组织召开群众会,要么不参加,要么来了就大吵大闹,当面吵,背后骂,指桑骂槐要打架,工作几乎无法开展。
特别是受户口性质和集镇容量等限制,同一个村的村民,安置途径却不一样,有的进集镇,有的外迁,还有的后靠,特别是5、6组移民,宁死不外迁,非集镇不搬,强烈要求进集镇。吵归吵,骂归骂,工作还得搞。移民杨帮奎,为人刁蛮刚烈,见我和村干部到他家做工作,呼地从椅子上蹦起来,两眼圆瞪,大吼:雁娃子,废话少说!我不搬,看你把我怎样?吼完,扬长而去。第二天,我又来到他家,刚到门前,“砰”的一声,他就锁上大门,甩下一句话:“没空!要搬,你搬!”第三天,我在街上找到他,硬是把他拉到我家里,左一声兄弟右一声兄弟,给他套近乎、讲政策、分析形势、算经济帐,好话说了一大筐。就这样,我们耐着性子,凭着一颗火热心、一双勤快腿、一张啰嗦嘴,在田间,在地头,在村口,在河边,见了移民就去打招呼,见了移民就宣传,在明白人的带动下,逐步撕开了突破口,渐渐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打响了北坝街村移民搬迁第一仗。
北坝街村移民人口性质复杂,有商品粮的、有农业户口的、还有自理粮的。户口性质不同,政策标准就不一样,尤其是自理粮户口的,简直就是个摇摆粮户口,政策规定可以根据本人意愿依照农业和非农业享受其中一种政策,今天农业户口政策出台能贷款,他说他是农业户口;明天出台非农业户口可以吃低保,他就跟孙悟空样似的摇身一变,又成了非农业户口。更头疼的是北坝街村有160位出嫁姑娘,户口仍在北坝,不是娃子的姑,就是娃子的姨,在利益面前,纷纷要求认定移民身份,每天耳朵根子都是麻的。我媳妇有个外甥女,今年10岁,父亲离婚,母亲死亡,成了孤儿了,住在婆婆舅舅家,按照情理,如果登记为移民,以后扶资金就能解决小学、初中的学费。娃子大舅几次找到我,商量我帮一下忙,我都没有答应,说这是嫁出去的姑娘生的孩子,也没有在北坝街村长期生活,不能算移民。娃子大舅扭头就走,甩下了“雁娃子翅膀硬了,不认人了”。回家后,媳妇还把我臭骂了一顿。其实,谁不想做好人呀!谁不想办好事呀!可是移民政策是刚性的,移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一把尺子量到底,移民群众才能心服口服。也正是这样,北坝街村共清理移民人口160多人,仅此一项就挽回经济损失数百万元。
宅基地划分是一场硬仗,哪家都想占一个好位置,抢一个好码头。之前有人分析,划分集镇宅基地肯定会打破头,出人命。北坝分三个区,我们按照原居住情况划定大块,然后在每块上细分,其中湖滨小区比较而言交通条件略好些,很多人都盯住了这一块。我两个亲弟兄也私下找过我,村上的几个干部也私下找到我,都想到湖滨小区找个点。我干脆利落地说,“你们想都莫往那想,按顺序来,划到哪就是哪!”。宅基地划分时,干部走到哪,移民群众就围到哪,吵的、闹的、骂的,一天下来,精疲力尽。有的人为了利益抢皮尺,骂干部,扯经闹畔,皮尺就像拔河绳子一样拽来拽去;有的人为了抢占好码头,耍狠斗蛮,扬言“不让我舒服,我让他一辈子不舒服”。移民魏勇非要在1号公路外建房,并在那里挖了两口井,扬言死都要死在那里,临死还要找几个垫背的。面对威胁,我义无反顾,划分宅基地时让北坝街老老少少都在场,不管是我的亲戚朋友,还是干部家属,都是按顺序来。几个星期下来,虽然脸晒黑了,人变瘦了、喉咙喊哑了,但是北坝片区宅基地划分工作得到了移民群众的认可和接受。
北坝老街的大拆迁更是一场硬仗。筹备大拆迁的时候,我们开了几个会,商量了好几套方案,张贴通告,广播宣传,两次推迟时间,腾出时间给老百姓搬家。尽管这样,要拆掉他们辛辛苦苦盖的房子还是不那么容易。大拆迁开始的时候,我所住的那条新街,家都搬了,但只有两户外迁到十堰的主动拆了,其他的都在观望,我心里清楚的知道他们在等什么!6月2日,挖掘机开进北坝老街,我下定决心首先从我家拆起。盖房子不容易,拆房子却很快,十几分钟不到,半辈子的辛苦就灰飞烟灭了,看到一堆废墟,我强忍着泪水,而媳妇却在一旁大哭起来,这毕竟是我们俩口子亲手建造,生活了十多年的房子呀!干部带头了,群众就没话说了,大家都开始行动,家没搬完的抢着搬,需要旧材料的抢着拆。6月10日,随着最后一栋房屋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砰然倒下,宣告了北坝老街386户,1000多间房屋全部拆迁完毕,有着千年历史的北坝老街就这样从版图上永远消失了。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在组织大拆迁的同时,老街的移民群众,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已在黄金梁子建起了新集镇,盖起了新楼房,操置着新家业,过上了新生活。在这里,我最想说的是:虽然北坝老街在竹山的版图上消失了,但是北坝老街的千年沧桑史将永远铭记,北坝老街许多动人故事将永远铭记,北坝老街移民群众的伟大移民精神将永远铭记。
阳光总在风雨后。回首移民工作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头,但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虽然北坝街村完成了移民搬迁、旧房拆迁、耕林地兑现三大阶段性任务,但后期的移民安置任务依然任重道远。做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一名移民干部,我将继续当好移民群众的主心骨、移民工作的排头兵,确保北坝街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