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佳
干群关系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是移民乡镇做好移民事务,开展好基层工作,妥善处理基层矛盾的一把利剑。在潘口电站建设,移民大搬迁热潮下,基层干群关系的主流和总的发展态势是好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干群关系面临着新形势下的新矛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认为,在移民乡镇构建和谐的乡镇干群关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构建和谐干群,以优化干部队伍,提升行政执行力为着力点。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干部同群众之间发生了矛盾,干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矛盾的主要责任也在干部。”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壮大,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社会形式也越趋复杂,产生干群不和谐因素有很多。基层干部如何在下面发挥能力,一展身手,全心全意为移民服务,成为重中之重,其中包括了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因素。主观因素体现在,基层干部自身有没有把不断学习,不断钻研,不断自省做为个人成长,提升工作业绩的标杆;客观因素在于,培养干部,塑造干部,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是否做为行政机构执行力不断深化的基石。移民乡镇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繁重的移民工作,造成干部长期不能回家,带病上班现象时有发生,家庭矛盾、身体健康、心理压力等诸多障碍随之而来,干部常常喘不过气、缓不过神,逐渐产生个体不和谐因素,进而降低了工作绩效。针对这种现象,移民干部要有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优化自身素质意识。工作繁忙,根源在于繁,繁的本质是因为没有理清思路、没有统筹工作计划,做事情想起一个做一个,做完一个忘一个,一切都在稀里糊涂,东奔西跑乱如麻时,那基本上就是犯了这个问题。这也难怪为什么很少听领导说累、忙、繁之类的话,想想一定是领导能把事情安排的相当妥当、相当统筹。因此,移民乡镇干部,要敢于面对繁重的移民工作,要善于总结,善于统筹,善于将和谐因素贯穿于生活、工作中来,哪些工作是当前必须做的,哪些工作是必须缓一缓的,注重轻重缓急,主次分明,妥善处理好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同事、个人与领导的关系,尽可能减少工作中的阻力,誊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思考,用于总结,只有在构建了干部自身和谐的前提下,才能将和谐因素贯穿到工作中去。
构建和谐干群,以深入移民群众,提高群众信任度为突破口。在移民乡镇干部与群众直接对话的机会特别多,干部怎么说,怎么做,是否能为最广大移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想,都将成为时刻牵联干部与群众的联系纽带。干部深入群众,要坚持科学决策、依照法律办事情。坚决杜绝指令和粗暴的违法执行行为,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开展移民工作,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要符合法律程序,不能操之过急,切实将依法办事依法行政落到实处,同时应该大力教育和引导群众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干部不断深入移民户家中、田地间,要做好信访“下乡”工作,主动询问群众需要什么,盼望什么,困难是什么,不断完善信访和综合治理体系,时刻把“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挂在心上,落到实处,把信访运用到构建和谐干群中来,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才能加深群众对干部的信任感。干部深入群众,要为移民群众拓宽就业渠道,把深化改革、促进发展、调整结构和扩大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镇情,广开就业门路,扩大创业机会,完善服务体系,强化技能培训和教育,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只有把这些事情做到实处了,群众真真切切得到实惠了,才能对干部更加产生好感,才能提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增强信任感,有利于推动移民工作,有利于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有利于稳固和谐干群关系。
构建和谐干群,以引导移民群众,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为助推器。构建和谐干群,同样离不开群众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谐的杜会环境、家庭环境、人际关系有赖于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在移民乡镇,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要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守,努力实践。不同移民乡镇,移民户数比例也各不相同,移民对新的环境、新的生活都需要一个过程,群众之间团结,干部与群众之间友好相处是长治久安必然之举。创造条件在学校、机关单位、群众中以多形式开展教育,大大提高群众素质,树立良好的诚信意识,创造和谐的群众关系。同时大力开展群众性道德教育活动,把道德建设与开展文明移民等评选活动结合起来,与行业标兵、先进移民的评选结合起来,从而推动群众的道德素质建设。当然,干部在自身教育和管理中,要更加严格要求,树立榜样,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道德行为规范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和谐干群关系的进一步深化,从而推动移民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移民乡镇。(作者系08届省委组织部选调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