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美国新闻媒体管窥
发布时间: 2009-05-27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笔者2006年在密苏里大学培训期间,对美国的新闻媒体进行了直接观察,有着亲身感受。

  一、美国新闻媒体现状

  哥伦比亚的清晨,家家户户房屋门前的草坪上摆放着一卷卷报纸,这都是邮递员们一大早投放的,早餐时看报是许多美国人的习惯。我们学生公寓的一楼大厅也摆放了一摞当天的报纸,路过的人可以随意拿取。据2006年美国发行量审计局统计数字,美国共有1700家报纸,11000家杂志;其中,日报总数为1457家,约39﹪为全国最大的20家报业集团或报系(如《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所有,控制着全国大部分的重要新闻信息资源。

  电视是我们培训期间了解美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美国拥有近1300家电视台,约8000家有线电视网,近9000家广播电台,控制着全球75﹪的电视节目生产和制作。美国的电视台集中在全国广播公司(N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广播公司(ABC),美国在线时代华纳(CNN),福克斯新闻集团(FOX NEWS)等几个大的电视网络公司。这些电视网络公司遍布全美各地,除了向各地播放主台的节目,还留有一部分时段给地方,每个地方台是整个电视网络的一部分。如NBC电视台在全美有200多家分台,分台只用5个小时来报道当地政府和居民的活动,其他时段分享主台的节目。这样的好处是地方台不用自成体系,投入较少,可享有全国资源。对总台来说,电视节目在地方能很好地落地,扩大覆盖面,是双赢的结果。

  近年来,受来自于网络新兴媒体的挑战,传统媒体的收视率和阅读率持续下降:2005年美国报纸星期天版的平均阅读率只有62%,而平常版则只有52%。2006年美国三大电视网——ABC、CBS和NBC的平均新闻收视率都下降到1000万人以下。为此,实施媒介融合战略,将纸质媒介、广电、网站的优势融为一体,跨地区之间的融合和多媒体运作逐渐成为美国媒体新的发展趋势。

  二、新闻媒体在社会公众中的角色

  媒体是政府及社会的监督者。美国民众普遍认为舆论监督是最好的监督,媒体是监督政府的制衡机制,是美国政体“立法、执法、司法”三权之外的第四种权力。著名的“水门事件”就是媒体把总统打倒的生动事例。同时,报道那些与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相冲突的行为,如犯罪、丑闻、事故和自然灾害等反常事件,也受到美国新闻界的偏爱,成为长期以来的“主旋律”。2006年第90届普利策新闻奖14项大奖中就有11项为纯粹的负面新闻,占获奖总数的78.6﹪,获奖新闻几乎没有正面报道。

  媒体是美国社会的政治工具。新闻媒体是引导美国民众发挥政治作用、影响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便捷途径——媒体影响舆论,舆论引导民众。作为一个选举国家,政治家们要宣传自己的理念和主张,竞选人要扩大自己的影响,自然就离不开新闻媒体。我们在密苏里期间,电视里每天都播放中期选举的情况,有的不设主持人或旁白,自始至终纪实直播,一些会议非常冗长,你方唱罢我登场,但电视台不慌不忙地全部播出,以满足观众的知情权。此外,新闻媒体经常把一些特殊事件在社会上炒热,引起广泛的社会舆论,进而推进有关立法和法案的修正。大的媒介公司利用新闻影响舆论和政府政策,成了无形的政府,当然与他们自身利益相左的事,断然不能报道。ABC被迪斯尼公司收购之后不久,经常批评迪斯尼的由吉姆·海陶尔主持的左派脱口秀节目就被取消了。

  媒体为公众提供信息和娱乐,传播知识和文化。在美国打开电视,我们看到最多的是生活娱乐类节目。这类节目经常播出有关道德教养内容,用情景再现的方式告诉人们做绅士和淑女应注意的一些行为细节。比如,电视镜头推出这样一组画面,在一个繁华的闹市,一位妇女身怀六甲站在街头,脚上的鞋带开了。这时,一位英俊潇洒的绅士看到此景,大方地走上前,很自然地弯腰帮助那位女士把鞋带系好,然后面带微笑,挥挥手优雅地离去。这个画面反复出现,给人以很强的美感和冲击力。画面滚动播放之后,配发专家点评,然后再放一组一群人对孕妇鞋带开了视而不见的对照画面,并给以否定的标识。由此,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一目了然,帮助人们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养成文明行为。

  媒体为社区服务,提供当地新闻。人们需要了解世界大事,但往往对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当地新闻事件更为关注,所以长期以来美国报业一直以地方性报纸为主。他们往往把社区作为一个重要的报道对象和群体,把社区新闻作为一个重点报道领域。我们在密苏里大学的培训生活包括开班典礼以及后来参与的一些社会活动,当地媒体就十分关注并作为当地的重要新闻刊登和播发。他们的节目报道也往往比较随意,喜欢展示原生态的东西。为了弘扬中国文化,培训团与当地华侨组织举办一次社区“饺子会”。电视直播间里,正面是主播台,一侧就是一个大灶台,里面各种厨具一应俱全。我们从和面、调馅、包饺子,到煮熟装盘,各个环节都要演示到。

  三、美国政府操纵新闻媒体的主要手段

  美国的新闻体制是媒体独立于政府。拿报纸为例,国会不得通过法律限制报纸的内容、政策和发行,发行人有权决定在报纸上发表任何他们愿意刊登的东西;记者和编辑也可以自由进行采访和评论。但如果借此就相信美国新闻是绝对自由和真实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美国新闻学者和从业人员知道从来就没有什么绝对的新闻自由,“独立于政府”的媒体从来就不存在。这是因为当权者们很早就认识到,控制新闻信息资源就是控制话语权,控制了信息就控制了公众,因而高度重视操纵思想和舆论的权力。

  严格的新闻检查。美国没有成文的新闻法,关于新闻管理的各项规定散见于一些法律中,同时以大量的案例和法院判决文件作为“管制言论自由的各种正当理由”进行新闻管制。同时,联邦通讯作为国家机构对美国媒体有行政管理权,负责对广播电视台发执照,还通过立法对媒体进行监管。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实施一种名为“嵌入媒体”的做法,记者不仅要接受许多审查,而且会受到许多限制。他们的采访报道能够涉及哪些情况、不得涉及哪些情况以及材料何时可以公开全由军方说了算,新闻媒体必须遵守规定并接受严格检查。

  利用资金控制媒体。美国的新闻媒体集中在时代华纳、迪斯尼集团等几个超级媒介集团手中。这些新闻媒体都是由大的跨国公司董事会制造和操纵的,出资者关心的是他们自己及其合伙人的利益,因而不会放过任何可能带来巨大收益的机会,商业利益和官僚管制就凭借各自的资源相互勾结渗透。美国政府通过调配手中的资金,轻而易举地就支配着众多新闻媒体来确定报道政策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精心策划新闻攻关。美国的公关公司本领很大,许多人员就是记者出身,他们不仅会写新闻,而且懂得媒体的喜好和不同媒体的不同需求,写出的东西既讲政治又貌似客观,制造新闻当然更加便当。美国政府的官员现在比以往更善于同公关公司打交道,有关部门经常利用从预算中得到的大笔资金委托公关公司模仿媒体预先制作高质量的“新闻”提供给媒体,用间接的隐蔽手段来达到操控舆论的目的。例如,新政策出台需要引导民众支持,政府就让雇用的公关人士冒充记者出面大唱高调,或花钱雇高手、名家以独立面目撰写文章,并处理成为“独立”新闻与观众见面,神不知鬼不觉地走进千家万户操控了舆论。

  设定新闻报道议程。虽然美国媒体表面上仍然将客观性奉为职业准则,但在实际工作中,新闻人员与政府官员之间越来越熟悉,往往“打成一片”。这是因为政府逐渐加强与媒体的联系,通过施以恩惠拉拢、收买新闻媒介来配合协作。如果这样不奏效的话,就赤裸裸地打压不听话的媒体。伊拉克战争中一些媒体因为讲了政府不愿听的话就被强迫换人。因此,主要的媒体公司慢慢开始以取悦执政党的方式去报道新闻,舆论也就成了政府手中的玩物,随它的需要任意拿捏。这样,新闻信息是选择发布还是掩盖,或是公布一部分、掩盖一部分,或是掩盖到有利的时机再发布,就全部按照政府设定的程序来走了,政府同时拥有了对消息的第一解释权。美国的新闻媒体越来越成为“政府和主流意识形态的速记员”。

  (来源:《党建》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