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诚 余致阳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在学习上下功夫,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其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基本要求是全面可持续,其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更应该把学习成果用在实践上,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指导我们的工作,一切工作都要从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如果背离了科学发展观,不管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对与否,其结果只能是事与原违。4月中、下旬,我们在全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组织单位党员干部到集镇移民重点区域——田家坝镇、官渡镇进行了实地调查走访,通过到现场实地看、与移民干部、群众座谈,深深被移民群众的无私奉献、移民干部的艰辛努力、伟大的移民精神所感动,在看到集镇移民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回避并急需改进的问题。
一、集镇移民安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堵河流域是全县移民的重点区域,而田家坝、官渡、峪口(玉郎寨),深河四个集镇移民人数占潘口电站库区移民总数的70%左右。自2007年12月18日潘口电站正式动工兴建,移民工作也同时开展,通过近一年半时间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首期移民工作首战告捷。二期移民进展顺利,一个全新的具有微派建筑风格的田家坝新集镇业已形成,官渡、玉郎赛、深河三个集镇正在处理基础和移民开工建房,其雏形已基本形成。但因我县经历较大范围的移民工作尚属首次,而全国同类型电站移民工作也举步维艰,我县的移民工作在县委、政府和县移民指挥部的坚强领导下,“模着石头过河”,边探索切实有效的方法边组织移民,我们在首期移民安置的经验教训,在指导二期集镇移民安置中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吸取教训。
1、集镇场坪稳定性、牢固性不移。田家坝新集镇场坪是在潘口电站10月27日正式被国家发改委核准后才开始招投标,并按集镇规划设计组织开挖。按照潘口电站工程进度和下闸蓄水的时间,集镇场坪在开挖后完全有半年到近一年的时间自然沉降和加固,并有较充分的时间用于组织移民建房,可当时为了趁热打铁,基本上是场坪刚开挖,就及时组织移民开始建房,除新开挖的岩石和硬土层场坪的新建房屋基本没有安全隐患,一些软土层和填方的场坪,虽采取了碾压、夯实、砌档土岸等加固处理,但没有一定的时间自然沉降,导致部分移民新建住房出现了一些质量和安全隐患。
2、集镇基础设施极不配套。田家坝新集镇移民建房是在场坪刚刚开挖、道路和输电线路基本畅通的情况下匆匆进行的,而自来水厂、排污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迟迟落后于移民建房的进程。到目前,大部分移民虽搬迁到新集镇,可自来水厂还没建成供水,排污管网也没有完善,移民的饮用水质量低下,新集镇的卫生和排污状况不容乐观。
3、少部分移民房屋质量存在安全隐患。田家坝集镇除南坝主街是去年12月开始启动,北坝和南坝的花屋、余家垭子都在去年汛期(7月份)大面积开工兴建,部分场坪没有经过自然沉降,牢固性不够,同时,因移民大面积开工建房,而真正懂建筑、懂质量监督工作队员和镇村干部不多,镇村干部工作精力有艰,对移民建房过程中质量把关和监督不到位,部分移民偷工减料。导致少部分移民的房屋墙体现在已开始炸裂、倾斜,存在安全隐患。
4、移民搬迁后的生产资料极为匮乏。田家坝集镇首期移民近1035户,4386人,原有良田好地近5000亩,可到目前才开发了近700亩耕地划给新集镇的移民集茶园地,大部分移民现仍在淹没区的耕地上耕种土地为生,一旦电站下闸,蓄水,原有耕地被淹,这一部分靠耕种土地为生的移民户的生活就失去保障。
5、集镇移民的生活安置未果。田家坝镇南、北二坝移民陆续开始搬迁到新集镇,现在仍在耕种原有耕地,其搬迁后的生活问题和矛盾还没显现出来,一旦电站下闸蓄水,原有耕地被淹,大部分移民吃什么?以何业为生?如何保障缺劳力、低智商、低收入的移民户生活问题,这些问题有待我们认真对待,并迅速落实。
二、对下一步集镇移民安置的几点建议
潘口电站集镇移民安置区域主要在田家坝、官渡、深河、峪口四个集镇,田家坝镇通过首期移民,新集镇业已形成。而官渡,深河、玉郎寨三个290以上的集镇,目前还处于基础处理和移民开工建房阶段,吸取田家坝集镇移民安置的教训,我对下一步集镇移民安置提出以下粗浅的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1、牢记一个“安”字,暂缓官渡、深河两集镇移民建房,加大田家坝镇场坪和移民住房质量、安全整改力度,确保移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讲到:“人的生命是可贵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必须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克服急功近利的倾向,坚持用“以人为本,安全移民”的观念统领和指导我们的移民安置。个人认为,目前,我县移民工作的主要矛盾不再是移民的思想不通,情绪不稳的问题,而是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集镇场坪稳定性、牢固性不够的矛盾。官渡镇属290以上移民安置区域,因地质结构复杂,集镇规划一而再再而三的修改,至今只是形成一个雏形,移民对到新集镇建房的安全系数产生置疑。忧心忡忡。在不影响潘口电站工程进度和全县整体移民搬迁的前提下,建议暂缓官渡、深河两个集镇移民建房,用一定的时间通过夯实、碾压、砌档土墙等办法加固场坪基础,同时让新场坪有一个自然沉降加固的过程,待时机成熟,在移民群众放得了心的提前下有步骤地组织到新集镇建房。在此基础上把移民建房的质量监控牢牢抓好,不再出现因质量监控不到位而导致移民再次搬迁,以至于劳民伤财。与此同时,组织城建技术人员、镇村干部、移民工作队员(可以考虑把官渡、深河集镇移民范围内的工作队临时撤回安排到已搬迁的集中安置点)对现已搬迁的集中安置点的地基、移民房屋的安全、质量实行拉网式普查,对发现的安全、质量隐患及时进行整改,杜绝和避免因场坪不牢、地基不稳、移民房屋质量隐患而导致房屋坍塌、人员伤亡的现象发生。
2、把握一个“居”字,尽快配套和完善集镇基础设施。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一文中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领导干部都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自学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和政绩,做到凡是为民造福的事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凡是损失广大群众利益的事情就坚决不办”同时,他在《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一文中说到:“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人文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优化,努力使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能给后人留下赞叹,而不给后人留下遗憾”。要想移民在建房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同时为移民奠定一个优良的居住环境,我们在开挖集镇场坪和加固地基的同时,应该把自来水厂、排污管网、道路、输电线路等与移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在移民开工建房前要基本完善和配套,不能因基础设施不配套而影响移民建房进度,不能再次出现田家坝新集镇因基础设施不配套而导致的“吃喝没有干净水,粪便污水处排,晴天满身灰、雨天一身泥,外面摆样子,里面乱哄哄”的现象。
3、注重一个“乐”字,力所能及地搞好库区文化建设,打造竹山黄金旅游线,全方位提升集镇文化品位。官渡镇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同时也是全省的“旅游明星镇”,田家坝镇素有“金銮宝殿”的美称,对此,我们要以堵河流域梯级水电开发、新集镇建设为契机,把竹山南部山区的水电产业带同时打造成竹山的黄金旅游线,以大小电站和八百里堵河和库区为线,以田家坝、玉郎寨、官渡、柳林新集镇为珠,使其成为竹山南部山区微派建筑旅游观赏群,同时,把历史保留下来的文化品牌、旅游品牌和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建筑物(如黄庙、三感院)通过“复制”“粘贴”和精加工,提升集镇文化品位,一方面以此推动库区的文化旅游业,增加库区移民的收入。另一方面,让库区黎民有一个全新的文化和生态环境,同时继承和发扬光大竹山南部山区传统悠久、底蕴深厚的文化产业。使其与水电产业和库区建设相得益璋。
4、立足一个“业”字,加大对集镇移民的生产、生活安置力度。“我们的事业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也在发展。实现群众的愿望,满足群众的需要,维护群众的利益,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细心体察群众愿望和利益要求的变化,使我们的政策措施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群众利益,使我们的工作更好地更有力地体现群众的利益”。这是胡锦涛同志《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的论述。“人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要把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置问题放在实施集镇移民安置的首位,移民并不是单单地把移民从淹没区移走了事,首先应该考虑移民以何业为生?靠什么产业致富?如何解决低智力、少劳力、低收入移民户的生活保障问题等等,应该建立所有移民户生产、生活安置档案,对不同的移民户采取不同的安置方式。一是要把生产、生活安置重点倾向于低智力、低收入、缺劳力的移民户,通过民政救济和开发、划定必要的口粮田地等途径解决其基本生活保障,在此基础上,在因户而宜分门别类制订中、长期生产发展规划,有步骤、有计生地引导选定适合本户发展的生产发展项目,使其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快致富”的目标。二是对家庭劳力较多、有一定知识结构的移民户,要通过“阳光工程”和“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等有效形式,提高这部分移民劳动技能,然后通过劳动部门有计划、有定向地实行劳务输出,使其发家致富。三是大力发展以营运、经商、餐饮、加工等为主的二、三产业,引导部分移民户选择适合自家发展模式的产业,解决其收入问题。四是把移民中的能工巧匠按类型组成各类工程队,参与县内外工程建设,增加移民收入。五是结合库区特点,有定向的培养移民户采取承包水面通过水产养殖和库区观光旅游,使一部分有基础的移民户率先致富。
总之,集镇移民安置关系到全县的工作大局和稳定大局,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只要我们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移民安置工作,真正坚持把“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和谐移民”的理念贯穿于整个移民工作过程,我相信,我们竹山的移民工作任务一定会圆满完成,潘口、小漩、龙背湾三大电站一定会如期建成投产,竹山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