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复旦破格录取对当今人才选用的启示
发布时间: 2009-05-08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复旦大学破格录取38岁的蔡伟,引起了许多网友对当前我国高考录取模式的热议,对现行 “一考定终身”制度的抨击,许多人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譬如在一些高校中陆续实施自主招生,这样便可使更多的类似于蔡伟这样的偏才怪才不会被埋没,等等。

  从三轮车夫到复旦大学博士生,复旦破格录取蔡伟这个堪称佳话的故事的确耐人寻味。倘若遵循现行的高考模式,遵循“一考定终身”的考录机制,我们可以想象,偏科偏得很历害的蔡伟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踏进复旦大学的校门的,而其成绩甚至连一所普通大学都不会录取。由此,在笔者看来,复旦在当前高考制度催生改革的大背景下,不拘一格选录人才,体现了其兼容并包之量。

  由复旦破格录取蔡伟的佳话,笔者不由想到当今我们对人才的选拔任用。应该承认,现在我们在选人用人上有许多方面落后于复旦破格录取的思维方式。在今天,像蔡伟这样的优秀人才,由于没有上过名牌大学、没有什么资历,即使本事再大,肯定是不会得到任何重用的。

  这是因为,在许多人的眼里,文凭、学历是与知识、水平划等号的,年纪轻、资历浅是与素质低、能力弱划等号的。受这种社会习惯认识和观念的影响,许多人把功夫不是下在学习知识、掌握本领上,而是下在了搞学历、拿文凭上,致使学历、文凭的水分越来越大,含金量越来越低。而对许多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来说,因资历太浅,得不到应有的重用,不仅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影响,而且也造成了人才的极大浪费。还有许多人,面对当前“按资排辈”的习惯思维与做法,不是积极去积累能力,而是在消极地等待资历,以求在资历“厚积”中“薄发”。

  在这种情况下,当前我国人才队伍建设怎能健康、快速地发展?我们应从复旦破格录取蔡伟的故事中受到教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选人用人的思想观念,并通过新的有效机制,确保常挂嘴边的“人尽其才”这一选人用人基本要求得到冲刺,确保人才队伍建设的良性循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