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指出:“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笔者认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三观”需要多种要素支撑、多个标准界定、多把尺子丈量。
一、用讲责任这把尺子衡量
领导干部担负一定工作职责。完成职责的方式和效果反映领导干部对“三观”的认知程度。一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决策理念起导向性作用。决策是领导干部履职的重要组成部分。思路决定出路、思维指向决定工作走向。因此,领导干部责任意识、价值追求都会在思路谋划、工作筹划和发展规划上得到体现。从决策动因看:很多领导干部立足长远、超前思考,注重决策的前瞻性、发展性和可行性;有的领导干部工作思路平淡、只囿于任期内的工作安排,隐显短期行为思想痕迹;有的领导干部思路按部就班,工作推着干,反映出维持现状、满足现状的心态。由此可见,决策质量高低、力度大小直接促进或制约发展效果。二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工作状态起关键性作用。领导干部不同工作状态会带来不同履职结果。多数领导干部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任务;而有些领导干部热衷于在总结和汇报上下功夫,实际工作开展平平;还有些领导干部遇到困难绕道走,回避矛盾、躲闪责任,使工作难有起色。由此可见,不同的工作状态透视出责任意识的差异度。三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实践结果起检验性作用。实践是检验领导干部履职水平的唯一标准。从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看:多数领导干部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任期内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幅,反映出各区域、各行业在创造和积累财富、服务社会方面所达到的阶段性水平。但一些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需客观公正界定领导干部应担负的直接责任或管理责任。由此可见,领导干部责任重于泰山、责任意识强弱事关工作发展成败。
二、用干事业这把尺子衡量
一是领导干部应聚精会神谋划事业。领导干部真正把心思扑在想事业 上、把视角聚焦在发展事业上,这是事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领导干部应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规划好近、中、远期的发展布局,确保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构架好企业、行业、区域的发展布局,确保各单元要素合成配置、一体推进;设计好经济建设、公益服务和文化活动的发展布局,确保各业互动并举,配套推进。二是全力以赴发展事业。发展事业是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第一要务。作为领导干部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培育、壮大自主创新产业,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经济实力;就是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谐的社会风气和友善互助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凝聚力、发展力;就是要大力发展党的事业,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全面提升各项事业发展水平。三是讲求效果成就事业。实践结果是检验事业发展效果唯一标准。领导干部干事业、发展事业最后要体现在实际成果上来。从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看:主要是关注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水平;评价领导干部在扩大资产总量、提高资产质量、培育资产增量、盘活资产存量的实际作用。从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中实事求是地评价领导干部干事业的价值追求。
三、用为民众这把尺子衡量
以民为本是我们党的宗旨,是领导干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切实保障民生。领导干部的基本要务就是关心老百姓衣食住行。只有时刻把老百姓冷暖挂在心上,才能始终把服务民生摆到位置。真正做到心系群众、情注百姓,关心群众疾苦,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从政府审计看:就是应加强对社保资金、医保资金、低保资金、再就业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跟踪监督,防止人民群众的切实物质利益受到损害。二是切实改善民生。领导干部应在促进百姓安居乐业上花费精力。不断改善百姓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投入力量加强农村泥草房改造和城镇棚户区改造,使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三是切实发展民生。领导干部应符合百姓发展要求,大力发展惠及百姓的公益事业、文化事业、健身事业。通过与村屯结成共建对子,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通过与社区搞好联谊,活跃社区文化生活,促进百姓自娱自乐。切实把以民为本的理论转化为服务人民的实际成果。
四、用重品格这把尺子衡量
领导干部的品格是精神境界和自身修养的集中体现。良好的品格是领导干部树立和履行正确“三观”的精神支撑。一是坚持鲜明的党性原则。“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对领导干部的根本要求。只有自觉讲党性、为人民,领导干部才能不畏各种艰险,战胜各种困难,经受住各种考验。实践中多数领导干部把党性原则高高举过头。通过对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看:多数领导干部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注重确保国有资产运行的安全性、运用的合规性和运转的效果性。有的行业领导干部不畏恐吓和威逼追回流失的国有资产,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现值达1000余万元。彰显了领导干部捍卫、守护国家经济利益的党性品格。二是培育务实的工作作风。作风建设反映着领导干部的思想品行。领导干部就是应提倡科学的工作作风,善于遵循、运用规律指导工作,搞好科学筹划和管理;就是应提倡务实的工作作风,少说多干、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真正用心、用力、用真情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应提倡顽强的工作作风,要求领导干部保持旺盛的工作斗志,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和攻坚克难的意志,从容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和考验。三是打造高尚的思想境界。作为领导干部就是要培育敬岗爱业的优秀品质,勤奋工作、忠诚执业;就是要培育奉献品质,讲奉献不求索取、重贡献不讲回报;就是要培育廉洁自律品质,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五、用识大局这把尺子衡量
一是开阔视野观测大局。作为领导干部应善于从战略视角、宏观层面观察发展、关注变化。通过放眼国际和国内大局,明确工作思路和发展定位,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应变力。二是立足实际把握大局。领导干部应通过立足和做好本职工作体现和把握大局。当前特别应认真贯彻保增长、保民生和保稳定的工作方针,使本职工作、局部工作不偏离大局运行轨道。三是开拓进取服务大局。领导干部就是应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围绕工作职能服务发展大局。作为政府审计机关就是应认真履行经济监督职责,确保国家经济安全运行,在消除经济运行隐患方面增强排险功能,识别资产风险、财务风险和管理风险,揭露违规违纪行为,消除管理隐患,堵塞管理漏洞,完善管理制度。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一、用讲责任这把尺子衡量
领导干部担负一定工作职责。完成职责的方式和效果反映领导干部对“三观”的认知程度。一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决策理念起导向性作用。决策是领导干部履职的重要组成部分。思路决定出路、思维指向决定工作走向。因此,领导干部责任意识、价值追求都会在思路谋划、工作筹划和发展规划上得到体现。从决策动因看:很多领导干部立足长远、超前思考,注重决策的前瞻性、发展性和可行性;有的领导干部工作思路平淡、只囿于任期内的工作安排,隐显短期行为思想痕迹;有的领导干部思路按部就班,工作推着干,反映出维持现状、满足现状的心态。由此可见,决策质量高低、力度大小直接促进或制约发展效果。二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工作状态起关键性作用。领导干部不同工作状态会带来不同履职结果。多数领导干部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任务;而有些领导干部热衷于在总结和汇报上下功夫,实际工作开展平平;还有些领导干部遇到困难绕道走,回避矛盾、躲闪责任,使工作难有起色。由此可见,不同的工作状态透视出责任意识的差异度。三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实践结果起检验性作用。实践是检验领导干部履职水平的唯一标准。从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看:多数领导干部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任期内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幅,反映出各区域、各行业在创造和积累财富、服务社会方面所达到的阶段性水平。但一些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需客观公正界定领导干部应担负的直接责任或管理责任。由此可见,领导干部责任重于泰山、责任意识强弱事关工作发展成败。
二、用干事业这把尺子衡量
一是领导干部应聚精会神谋划事业。领导干部真正把心思扑在想事业 上、把视角聚焦在发展事业上,这是事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领导干部应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规划好近、中、远期的发展布局,确保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构架好企业、行业、区域的发展布局,确保各单元要素合成配置、一体推进;设计好经济建设、公益服务和文化活动的发展布局,确保各业互动并举,配套推进。二是全力以赴发展事业。发展事业是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第一要务。作为领导干部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培育、壮大自主创新产业,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经济实力;就是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谐的社会风气和友善互助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凝聚力、发展力;就是要大力发展党的事业,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全面提升各项事业发展水平。三是讲求效果成就事业。实践结果是检验事业发展效果唯一标准。领导干部干事业、发展事业最后要体现在实际成果上来。从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看:主要是关注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水平;评价领导干部在扩大资产总量、提高资产质量、培育资产增量、盘活资产存量的实际作用。从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中实事求是地评价领导干部干事业的价值追求。
三、用为民众这把尺子衡量
以民为本是我们党的宗旨,是领导干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切实保障民生。领导干部的基本要务就是关心老百姓衣食住行。只有时刻把老百姓冷暖挂在心上,才能始终把服务民生摆到位置。真正做到心系群众、情注百姓,关心群众疾苦,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从政府审计看:就是应加强对社保资金、医保资金、低保资金、再就业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跟踪监督,防止人民群众的切实物质利益受到损害。二是切实改善民生。领导干部应在促进百姓安居乐业上花费精力。不断改善百姓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投入力量加强农村泥草房改造和城镇棚户区改造,使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三是切实发展民生。领导干部应符合百姓发展要求,大力发展惠及百姓的公益事业、文化事业、健身事业。通过与村屯结成共建对子,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通过与社区搞好联谊,活跃社区文化生活,促进百姓自娱自乐。切实把以民为本的理论转化为服务人民的实际成果。
四、用重品格这把尺子衡量
领导干部的品格是精神境界和自身修养的集中体现。良好的品格是领导干部树立和履行正确“三观”的精神支撑。一是坚持鲜明的党性原则。“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对领导干部的根本要求。只有自觉讲党性、为人民,领导干部才能不畏各种艰险,战胜各种困难,经受住各种考验。实践中多数领导干部把党性原则高高举过头。通过对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看:多数领导干部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注重确保国有资产运行的安全性、运用的合规性和运转的效果性。有的行业领导干部不畏恐吓和威逼追回流失的国有资产,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现值达1000余万元。彰显了领导干部捍卫、守护国家经济利益的党性品格。二是培育务实的工作作风。作风建设反映着领导干部的思想品行。领导干部就是应提倡科学的工作作风,善于遵循、运用规律指导工作,搞好科学筹划和管理;就是应提倡务实的工作作风,少说多干、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真正用心、用力、用真情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应提倡顽强的工作作风,要求领导干部保持旺盛的工作斗志,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和攻坚克难的意志,从容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和考验。三是打造高尚的思想境界。作为领导干部就是要培育敬岗爱业的优秀品质,勤奋工作、忠诚执业;就是要培育奉献品质,讲奉献不求索取、重贡献不讲回报;就是要培育廉洁自律品质,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五、用识大局这把尺子衡量
一是开阔视野观测大局。作为领导干部应善于从战略视角、宏观层面观察发展、关注变化。通过放眼国际和国内大局,明确工作思路和发展定位,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应变力。二是立足实际把握大局。领导干部应通过立足和做好本职工作体现和把握大局。当前特别应认真贯彻保增长、保民生和保稳定的工作方针,使本职工作、局部工作不偏离大局运行轨道。三是开拓进取服务大局。领导干部就是应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围绕工作职能服务发展大局。作为政府审计机关就是应认真履行经济监督职责,确保国家经济安全运行,在消除经济运行隐患方面增强排险功能,识别资产风险、财务风险和管理风险,揭露违规违纪行为,消除管理隐患,堵塞管理漏洞,完善管理制度。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