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把童年还给孩子
发布时间: 2011-03-09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早春二月,大地已耐不住寂寞,草木虫鱼苏醒过来了,江河湖海泛滥开来了,柳枝的嫩芽、泥土的清香、黄莺的小曲,无不向人们传递着春的消息,每个人的感官也都忙碌起来了。“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大地在欢笑”,人生的早春是童年,最该欢笑的当然是孩子们,但偏偏是他们,似乎与春天最无缘,因为他们说“我们没有周末没有童年”。

    3月7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参加政协教育界别的联组会议时,听一位政协委员读了一位小学生写的求助信,信里写道,那些“拼爹”拼不过人家的孩子,为了小升初参加“好中学”的挑选,只好加入奥数、英语等培训班,信里说:“我们没有周末,全市几乎所有的孩子周末都在上各种补习班,没有童年和童趣,成为各个靠办补习班赚学生钱的人的目标。”

    小学生成了谋利者的目标、猎物,他们失去的是周末是春天是游戏是欢笑是童年。为了学那些刁钻怪异的奥数题,他们得远离快乐的游戏和自在的探究,因为一头扎进了超前超量的不管有用无用的知识的题海,他们得放弃去见识真实大海的机会,他们离绿水青山很远,他们离成人的竞争世界很近,他们早早失去了美好的童年。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什么是“儿童的样子”?童真,童稚,有着天然的童趣、童心,少机心,少功利心,自在,自由,充满好奇心,充满探究的兴趣,爱游戏,爱幻想,爱创造,等等。童年的乐趣就是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所记取的百草园里的一切,包括笑与哭,喜与惧,是一种自由的认知,是一种自然的成长。

    可种种培训班、实习班就像一个个牢笼,把小孩子们封闭在占据“分数至高点”的堡垒中,隔绝了他们与大好春光的联系。这与鲁迅所写的“三味书屋”相比,也是大异其趣的,据说鲁迅塾师寿镜吾所指的“三味”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也就是安贫乐道、读书修心之趣味。培训班、实习班的目标则完全是功利性的,拿人钱财,替人抓分,根本谈不上“诗书滋味”的。 

     很多孩子课余时间的补习表、培训表,就像排得满满的电视频道节目单,只要揿一揿遥控器的按钮,各个节目就自动转换起来。儿童的生活内容、行为方式和节奏变化都成了刻板僵化的电视节目,他们岂止是失去了童年,连“人”的地位都岌岌可危。

    这样一种明显扭曲人性、违背教育规律的急功近利教育方式,为何能够大行其道?对这等摧残儿童身体、窒息孩子心灵的无周末无童年的教育,相信家长、老师都是深知其害的,绝不是“名曰爱之,实则害之”的主观糊涂。那么,明知有害,还要让孩子像飞蛾扑火一样地去作牺牲,这又岂是“悲哀”一词所能概括的。

    在义务教育“小升初”阶段,只要区域内教育资源基本均衡了,培训班、实习班就很难找到“猎物”了,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等这样做了,就能把春天还给童年,把童年还给孩子了。(洪信良)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