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计划生育工作的现状及几点思考
计划生育,顾名思义就是计划、生和育三要素。自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工作以来,人口数量明显下降,人口素质逐步提升。计划生育工作在各级各部门的关注和支持下,计生队伍不断壮大,工作成效明显,生育秩序井然,法制得到健全,计生工作走上了科学发展新格局。
一、计划生育工作的瓶颈现实和挑战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三为主”,“三结合”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主导方针。在20世纪90年代,计划生育工作号称“天下第一难”。工作常规仅仅是人口出生率和四项手术落实率指标,计划生育目标值的考核只是单纯的计划生育率和计划生育四项手术的落实率。通过“三为主”和“三结合”的工作方针,通过广范的计划生育政策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培训、计划生育工作平台流程透明度的增加、计划生育明白卡和资料袋的发放,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人们的优生优育意识大幅度增强。一代又比一代强,就是对优生优育工作最好的诠释。21世纪以来,人口的发展要和统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发展相适应、相协调。随着计划生育法律的实施,计划生育走向法制化轨道。全民生育意识增强,注重出生人口素质的培养教育,注重文明生活,呈现出生育秩序井然、人口素质提升、社会经济发展、共建文明幸福家庭的和谐局面。但仍然存在一些浅在的一些问题。
当前,社会发展在转型,计划生育工作的思路也在转型。文明生育、文明执法、文明服务俨然成为新时期与经济社会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共同促进的生育体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生育意识也转化到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少生优生,建文明幸福小康之家。计划生育不再是简单的停留在生育和节育率等硬性指标方面,新形势下的计划生育工作目标是人口信息平台达到全覆盖化、计生管理措施及业务科学化、计生服务优质化。领导不重视、工作不细致、管理不科学、措施不给力、业务不娴熟、服务不优质是当今工作的重点瓶颈问题。
二、做好当前的计划生育工作,要把握其关健、核心、要领
1、领导重视是关健。当前,社会发展转型,统筹经济发展要与统筹社会发展相适应。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发展致富是群众最重要的幸福指数,发展慢一步都失之千里。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是各级领导干部常用引导词,但真正落实起来往往是头重脚轻。因此,领导重视亲自抓尤为关健。一是应与其他经济工作同安排同布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二是领导亲力亲为,明确责任人与组织挂钩。由所管辖地一把手亲自挂帅任计划生育工作组长,对计划生育工作负总责;分管计划生育工作的为常务副组长具体抓落实,是第一责任人,负责日常计生工作;所驻(或所联系的)片(区)、村等各级干部为成员,是负责计划生育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在计划生育分工负责体系上行成人人有责任,个个抓落实的齐抓共管计生环境。三是坚决与政治纪律挂钩,“一票”否决到位。计划生育“一票否决”是责任落实责任力度的硬杠杠。将计划生育工作落实情况与评先表模、职务晋升挂钩。对工作落实不力的按轻重要害分别给予政治、经济纪律处分。
2、全民参与是核心。一是充分农村(社区)村、组、院长主体功能。人口底数清、人口信息准,只有通过最基层的干部去熟悉、掌握、落实,才能做到不漏报、不错报、不误报。二是充分发挥集“六员”于一身的中心户长的枢纽作用。在农村广泛开展的治安联防网络,是通过群防群治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地,其中中心户长的作用是很关健的。计划生育工作也完全可以继续充分发挥中心户长作用,把中心户长打造成宣传员、保密员、治安管理员、计生信息员、致富帮带员、联络沟通员等“六员”集一人,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新格局。三是充分发挥育龄群众的自主作用。社会发展进步越快,对人口素质的要求越高。广大育龄群众也都自主意识到少生孩子快致富,培养孩子成才是大事。文明生育、精心培养、丰富精神、幸福生活,才是构建现代文明和谐社会新格局。
3、服务大众是要领。一是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要紧跟管理节拍。为育龄群众提供“超声波”三下乡服务,提供查环、查病、查孕服务,进一步摸清计划生育方方面面的信息,形成一条服务、业务、宣传等一系列完整的工作平台链。二是计划生育技术要进一步精益求精,在业务范围方面拓展服务宗旨。利用在村上开展超声波检查,除了搞计划生育方面单方面业务的“三查”外,还要结合实践经验顺带开展其他常见病、多发病的免费诊断。既给当地群众提供方便,又能增进其之间的感情。这就尤其需要技术精、专业纯、诊断准的技术人才,走到群众中去,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不断满足群众的需求,给群众提供了一个信得过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环境,又能正确引导群众自主落实计划生育。
三、做好当前新形势下的计划生育工作,必须要做到“三通”。
1、做到“政策通”是做好计生工作的前提。熟悉并了解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大政方针、主导方向,是做好当前计划生育的前提。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出生人口多,素质不优,弱智、呆傻残类人口多,歧视女孩现象普遍。广大人们的意识还停留在 “人多好干活”、“儿多能养老”、“女多不是传后人” 的三多腐朽思想,造成弃溺女孩、超生、逃生现象严重。还有工作方法简单粗暴,针对计划生育重点对象、钉子户、骨头户等,说服教育方式不通就用牵猪拉牛、扒瓦铲粮等方式。这些部分不良现象,侵害了群众自主利益,引起干群关系紧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悖。计划生育法和计划生育条例正式的颁布和实施,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生育秩序再次得到稳步,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计划生育七不准”严格规范着工作人员的行为。这就要求各级干部都要做到政策通,学习不断创新的计划生育法律法规,通晓政策路线,并贯穿执行到工作过程当中去。不知法不懂法不学法,更不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和推进工作开展,就会给计划生育工作顺利历程不断制造新矛盾新问题,只会与之发展方向背道而驰。
2、做到业务通是做好计生工作的硬指标。具体从事计划生育事业的工作者和管理层必须熟悉业务和办事流程,这是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总开关。计划生育业务相当于整个计划生育工作的中枢系统,是集所有家庭人口婚育状况、节育措施落实情况、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和经常性工作管理的一个总枢纽。做到业务通,首要是要通过学习培训,打造一支对政策业务精、技术服务精的计划生育人材队伍。农村工作千头万绪,计划生育人才紧缺,往往是每个干部身兼多职,做完这样忙那样,有的刚刚熟悉业务又换岗转岗,有时甚至捡芝麻丢西瓜。在基层,有的连乡镇干部都看不懂计生台账,更不清楚相关业务自己该如何着手办理。村委会除了文书基本懂得计划生育工作的大体框架,有的连计划生育台账都做不平,人口基数更搞不准。如2月份的孕情报告单表明是已孕8个月余,而5月份的出生报告单没有反映出已出生人口,孕情上又没有反映此人的在孕情况,这就明显表明有出生人口漏报现象。有了出生人口,就必然有计划生育手术相关信息。那么及时反映人口信息和业务就显得尤其重要。计划生育业务专职干部大多数只是文书的跟班,本身知识面就比较窄,业务懂得少,又独立操作机会少,再加上计生业务的上下前后连贯逻辑性强,所以就很容易造成计生工作的被动局面。因此,加强计生方面真正懂业务的人才梯级队伍建设、提高基层计划生育干部的综合素质、经常举办计划生育知识和不断更新的业务培训势在必然。二是要通过开展一系列创先争优活动,促使计划生育工作一池活水。采用文书大比武、计生擂台大比拼、系统内举办计生观摩会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努力提高不同层次的业务知识和水平。三是要及时检查督办及时跟踪到位。平时每月的计生工作例会实际是对计生信息的总收集,计生工作的总汇总,计生难点的总破题,方法的总探讨,整改措施的总方向。要采取平时督查、随机抽查、限时承办、明查暗访、突击整治等方式方法,抓平时工作抓平时作风,抓跟踪管理到位、抓业务流程到位、抓措施服务到位,力求计划生育工作科学上学平。
3、做到计生信息互动联通是推动新形势下计生工作创新模式。新形势下的计划生育人口信息管理,实质是社会管理的一种创新模式,和公安局户籍管理、妇幼保健、幼儿的出生预防接种、民政上的婚姻登记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计划生育系统信息管理平台经省内联网后,人口的在孕、出生,可以依托当地公安机构、医疗卫生机构,都能准确的反映出时期性的人口情况。村级、乡(镇)级、县级、市省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安机构上户的出生和新增的人口信息一致,计划生育信息也就能准确的反映出来。在这一阶段里,关健是做好人口信息的反馈和上下沟通联系,尽量避免出现差错率和漏报率。做到依托省市县乡(镇)各级计生机构为组织系统,以信息化管理为平台,一动连动,信息互动联通,创造性的开展计生工作新局面。(刘晓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