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乘东风进军全省畜牧大县
发布时间: 2012-03-01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 张道钦 刘冬生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畜牧兽医局紧紧围绕“保市场安全供给,保农户增产增收,保产业发展壮大”目标,统筹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狠抓疫病防控和食品安全,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去年全县实现畜牧业产值5.6亿元,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到1400元,畜牧业已成为我县农业增收、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在现代农业中的支柱地位日渐提升。
  今年,畜牧业被县委、县政府纳入全县“三大三特”特色产业重点发展,特别是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一系列支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畜牧业跨越发展迎来了春天。乘着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东风,我县提出了畜牧业发展“一主四大”的总体目标,吹响进军全省畜牧示范县的号角。
  产业发展是基础。以争创生猪养殖大县、郧巴黄牛生产大县和蛋鸡生产大县为目标,以竹房百公里城镇带建设和百万只山羊产业建设为契机,以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四级联创”为抓手,扶龙头、建基地、抓大户,形成亮点纷呈、一线穿珠的产业格局。一是全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2012年全县猪、牛、羊、禽出栏量分别达到35万头、0.8万头、4.9万只和233万只。新建10个年出栏生猪900以上、10个年出栏山羊500头以上、10个年出栏黄牛100头以上、10个年存笼蛋鸡1万只以上的标准化养殖示范场。二是努力培植畜禽生产加工龙头企业。2012年着力培植生猪加工亿元企业一个,重点支持竹山县鑫福肉联有限公司发展壮大,做响“堵河源”腊肉品牌,引进肉牛加工项目,延伸畜牧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带动和促进畜牧产业发展。三是积极建设养殖小区。扩大养殖规模,保障养殖户利益。今年重点建设文峰长坪、上庸红庙、城关桥儿沟、潘口鱼岭、溢水五房沟、麻家渡营盘河、宝丰喻家塔、擂鼓江西沟、秦古张家沟和得胜大桥等10个畜禽养殖小区。四是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机制,促进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力争通过基地建设、标准化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和专业合作社建设,全力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
  方式转变是核心。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提高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要条件。2011年8月,县委书记佘立柱在县委工作会上对全县畜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六个转变”,即畜牧业要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变、由家庭散养向规模养殖转变、由单一养殖向生态养殖转变、由普通养殖向特色养殖转变、由低水平养殖向专业化养殖转变、由小农思想向市场经济意识转变。2012年全县畜牧兽医工作会上,佘立柱对新时期搞好畜牧工作又重申了六个转变。我们将结合“旅游新县”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斗鸡养殖,建斗鸡场1个,养殖观赏斗鸡30对,力争两年内举办斗鸡文化节。在官渡镇大力发展黑猪产业,使其建成畜牧特色产业示范乡镇。在大力推广生猪生物发酵床等清洁养殖模式的同时,积极推行“鸡(畜)——沼——菜”、“鸡(畜)——沼——果”等生态环保的养殖模式,转变畜牧生产方式,调整畜牧产业结构,推进我县争创全省畜牧示范县建设步伐。
  体系建设是支撑。畜牧业保障体系建设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支撑,我们将着重建立和完善五大体系:一是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加强畜禽良种繁育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与现代畜牧业生产相适应的育种、繁育、推广一体化生产供应体系。加大郧阳大鸡、郧巴黄牛等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和开发力度,确保良种普及率达100%,保证种源供应。二是构建饲草饲料生产体系。大力发展与现代畜牧业相适应的饲料工业,充分发挥农作物秸秆资源优势,突出抓好秸秆青贮为主的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力争使秸秆利用率达到60%以上,同时,大力发展种草养畜,种植优质牧草1万亩。三是完善市场预警体系。积极培育市场营销主体,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采取产销直挂、连锁经营及网上交易等形式参与畜产品流通。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及时研究市场动向,分析价格变化,预测消费趁势,预警市场风险,借此指导生产,引导消费。四是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疫情监测及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切实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不断完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落实资金、技术、物资“三项”储备。加强应急预备队伍建设和应急演练,重点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五是建设县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立乡镇监测点,健全畜产品质量监管检测体系;加强畜牧兽医执法队伍建设,健全执法体系,加大对畜牧业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的监管力度,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疫病防控是保障。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任务,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在防疫工作中,坚持“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原则,切实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针不漏药、药不失效”,确保牲畜口蹄疫、猪瘟、禽流感、鸡新城疫、羊痘等动物疫病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加强疫情监测、疫情报告,及时上报疫情监测结果,严格规范疫情报告程序,切实做到动物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同时,强化消毒灭源,严防外疫传入。为确保防疫密度和质量,在今年春防期间,根据省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求,将认真开展“三进一查”活动,“三进”即百名干部进基层、千名专家进养殖场、万名防疫员进养殖户,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一查”即组织督查组深入边远山区、防疫薄弱地区进行明查暗访,确保防疫工作零漏洞、无盲区。
  食品安全是关键。把好检疫关,强化对生产、加工、经营动物产品的各个环节的严格监管,严肃查处违法经营行为。大力推行动物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严禁病害动物及其产品、假冒伪劣兽药饲料进入我县,坚决杜绝违禁投入品使用,确保畜产品安全。今年,国务院、公安部等部委联合出台文件,在全国范围内对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氢胺等违禁药物进行拉网式排查。为此,我们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通过严格的监管措施,确保进出我县的动物及动物产品和投入品绝对安全,维护养殖户的根本利益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科技兴牧是动力。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是实现优质高产高效,促进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一是要推广养殖新技术、新模式。大力推行标准化生猪“150”、山羊“1235”等养殖模式,同时及时研究和探索符合我县实际、能小型大规模发展的生态、环保、高效的养殖模式。二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力实施科技兴牧战略,积极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活动,通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进场驻点等形式加大对畜禽生产经营场的技术指导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乡镇畜牧兽医队伍的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综合服务水平和能力。三是加快饲草料和农作物秸秆的开发利用。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推广适合我县种植的优质牧草,以保证饲草供应。四是加快畜牧业污染治理技术研究,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发展绿色畜牧业经济,保障环境生态安全。通过畜牧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逐步建立良种与良法配套,增产与增效一致,养殖与生态协调,发展与安全并重的现代畜牧业支撑体系。
  东风有情天亦暖,已是桃花开满枝。开年以来,已有麻家渡镇店子街村曾照勇、墩梓村雷世军、秦古大溪河村杜余意各建成标准化150猪栏两栋,深河乡茅塔村王金华建设成标准化150猪栏一栋,另有双台、楼台、秦古、官渡万头猪场正在与业主洽谈之中,山羊、蛋鸡和黄牛产业也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各乡镇春季动物防疫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春季畜牧业生产实现“开门红”,向争创全省畜牧示范县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作者系县畜牧兽医局局长、干部)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