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扬生态优势 铸文化品牌 建旅游强县
发布时间: 2012-03-07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唐泽斌


  在“生态水电大县”建设决战决胜、“竹房城镇带”建设再掀高潮、“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渐露头角的关键时刻,县委胜利召开了十三次党代会,大会全面部署了建设富裕和谐文明幸福家园的目标任务。展望未来,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前景无限美好。站在新的起点上,后水电时期我县乘势崛起的战略重点该如何定位,人民政协如何在众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上选择其一点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聚发展合力、成崛起大业,是我们面临的现实课题。客观审视市场消费新潮流、产业政策新导向、资源禀赋新优势,走“生态立县、文化名县、旅游强县”之路,推进生态、文化、旅游的大融合、大发展,实现绿色崛起,建设富有魅力的生态文化旅游大县是竹山当前最现实的选择。生态文化旅游大县建设时机已到,恰逢其时。
  有市场需求拉动。人们充分享受物质生活同时,对精神生活的期待也日益攀升。休闲、娱乐、旅游渐成常态时尚,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有产业政策支撑。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无不将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地位,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志。省委“两圈一带”,市委“一统三分”,县委“文旅一体”等发展战略,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优越的政策支撑。
  有优势资源依托。丰富的生物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知名的文化品牌,是我县最大的优势。实施赶超战略,优势优先,优势集成,才有可能后发先至。建设、保护、利用好生态文化资源,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是立县之本,也是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根基。
  “生态、文化、旅游一体化”成为未来我县的发展主题,既是县情使然,也是巩固扩大生态水电大县建设成果的现实要求,更是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现实选择。
  一、推进生态文化旅游大融合大发展,要坚持生态筑基。“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历届县委持之以恒抓生态建设,全县山河尽染绿,美景不胜收。伴随堵河梯级电站建成,高峡平湖迭出,山水相映成趣,更加灵动鲜活,令人沉醉。这里不仅有青山绿水,更有奇花珍木、奇兽珍禽、奇石珍宝,还有点缀在青山绿水间融入自然的村镇田园、文化遗迹。当人们困倦于城市的拥挤与喧嚣,多么渴望有一方原生态净土供徜徉休憩,放飞身心。因此,优良的生态环境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就是荫及子孙后代的不竭财富。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要做生态环境的建设者和守护者,在加速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带头发展绿色产业,带头应用减排技术,带头引领低碳消费,始终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贯穿于生产生活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使我们的美好家园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