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9月20至22日,由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举办的竹山籍在外创业人士家乡行活动成功举行,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众多在外创业人士的热情响应,现将北京阳光和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闻龙海回京后撰写的《关于家乡行活动的一些思考》予以刊发,供参考。
关于家乡行活动的一些思考
一、 关于总体产业规划的思考
充分利用好党中央经济刺激政策倾向中西部基础设施领域的历史机遇,彻底打破交通瓶颈,深度强化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战略地位。在产业结构上,确立金字塔式的产业模型,即确立以生态工业、生态农业为基石,以水电产业为支柱,以旅游服务产业为新兴龙头的产业布局。并在各个产业领域实施“灯塔”工程,打造在国内国际市场叫得响,有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著名品牌。
二、关于旅游产业定位的思考
旅游产业规划应将竹山定位于全国旅游中心城市第一目的地。也就是全力把武陵峡(桃花源)打造成“中国旅游探险第一大峡谷”,第一旅游探险目的地品牌。在规划上既要依托武当山,神农架,还要独立定位,体现差异化优势。从湖北来讲“问道武当山,探险武陵峡,养生神农架”将是驱动鄂西北旅游品牌发展的三架马车。
此外武陵峡的开发规划要尽力保持它原生态、神秘、秀美的特质,原生态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原生态是现代旅游最稀缺的资源优势;原生态也是最不可复制的品牌价值所在。
三、 关于文化活动推广的思考
1、女娲文化节已经成为竹山最重要的文化品牌活动,但活动提升的空间有限。河北涉县拥有女娲生活过的千年古刹,已将女娲文化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每年度举办中国女娲文化节。因此竹山想要将女娲文化节的活动影响力超越涉县难度非常之大。
从现实来说我们要依托女娲,但绝不能局限于女娲,更好的方案是将女娲文化节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相结合,推陈出新。因此借女娲文化节来设立中华母亲节是个非常好的倡议,下届文化节的主题可以拟定为“竹山2010女娲文化节暨中华母亲节”倡议高峰论坛。运作方面要寻求得到国家级主流媒体,文化部及中国艺术研究院相关领导的科研课题支持,从而全面提升竹山女娲文化节的社会意义,层次及影响力。
2、武陵峡旅游尚处于规划阶段,但可以利用媒体的巨大影响力尝试举办一届“寻找桃花源主-中国旅游探险第一大峡谷武陵峡探险摄影大赛”。主办单位为竹山县旅游局,旅游卫视、新浪网、中国青年报等。具体实施由官渡镇政府拿出1100亩可以流转的山地作为奖励,选定十大中心城市,如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发起武陵峡探险摄影大赛。由新浪网专门开通一个频道,参加探险摄影大赛活动的十大中心城市的探险摄影参与者将把拍摄到的武陵峡风光,分照片和视频上传到新浪网由网友参加投票,每个城市前100名获奖者将获得官渡镇政府免费流转的山地一亩,成为现实中的“桃花源主”。参加投票的网友也将选取100个幸运儿每人获得一亩流转的山地。这样可以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开放式互动平台,让全国网友欣赏到武陵峡的美丽风光,从而带动竹山旅游事业的全面发展。因为土地他们是拿不走的,依然是官渡的资源,如果他们来开发,则需要更多投资。
3、充分利用南水北调水源地的优势,在南水北调的沿线城市即竹山-南阳-天津-北京等城市每年轮流举办“堵河源水资源保护合作高峰论坛”,从而全面促进竹山和南水北调沿线水资源受益城市的互动和合作。
四、 关于项目开发的思考
1、矿泉水项目,作为南水北调的主水源地,“堵河源"矿泉水具有非常好的开发前景。饮水思源,将来指的不仅仅是那些身处异地的竹山人,而是所有南水北调沿线城市的居民,他们肯定更爱喝真正的堵河源水。
2、中药饮片厂项目,同仁堂是中国最大的中药生产企业之一,而竹山拥有最好的药源地,如果和同仁堂形成战略合作,成为同仁堂中药材的定向生产加工基地,将为竹山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带来非常好的前景。
五、关于对外合作交流
1、 通过大型活动,建立与国家级媒体固定的公关交流发布渠道。
2、 作为南水北调水源地,加强同水资源受益地政府、企业及媒体的全面互动。
3、 加强同国家级智库合作交流,为竹山的发展提供最重要的软件支撑。
(闻龙海2009年9月27日晚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