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李传知同志先进事迹看党员干部如何执政
刘集华
古人曰:“天下事情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难与易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充满辩证法。我们竹山党员干部的先进代表、潘口移民精神的集中体现者、县信访局党组书记、移民工作队队长李传知同志就是这样一个在工作和生活上不畏艰险、锲而不舍、勇于挑战、化难为易的典范。
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任秦古镇农具厂厂长的李传知在经过近半年的市场调查后,提出建设国内首家专业抗磨材料生产线,一时间全镇哗然,县领导为之惊讶,大多数人持怀疑态度。李传知背着资料到县城,从股长、局长到县长一个个游说;六次远赴中科院郑州机械研究所请专家;带着可研报告到省内外近60个水泥厂、矿山机械厂找定点试验厂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吃了无数次“闭门羹”之后,他终于把国内著名铸铁专家、国家奥-贝球铁课题组组长郭戟荣教授请来了,把县财政40万元的技改资金“请”来了,肩挑背扛把中间试验产品运进了试验厂家。结果显示,新产品与过去的高锰钢相比,使用寿命延长三个月,成本下降一半。接下来,国内知名专家云集竹山,秦古镇农具厂当年产值突破500万元,并荣获“全省优秀新产品金鹤奖”等殊荣。李传知以他的拼劲、钻劲、韧劲,把不可能的事变成了现实。
癌症是世界性难题。但对于李传知来说,癌症不过是命运跟自己开的一个玩笑。2006年,李传知患早期食道癌住进太和医院,领导、同事和亲朋好友去看望他的时候,他说自己肯定能战胜病魔,只要大家放心他就有信心。是的,就是因为有自信,有在病魔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坚毅,李传知又一次赢得了挑战。
众所周知,水库移民号称“天下第一难”。然而,李传知在身患癌症的情况下仍然请缨参加移民工作,而且是包保首期“战火纷飞”的南坝村和二期“矛盾错杂”的井泉村。也许你真的很难想象李传知是怎样拖着病体四处奔波,但李传知感动了许多移民自愿搬迁,让你不能不叹服。
以上三个事例是难是易不言而喻,但结果出人意料,令人深思。世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有的工作虽然难度大,却可能被干得圆满成功;有的事情不过举手之劳,却可能被办得一塌糊涂。这其中的缘由,就在于干事的主体。我们一些同志为什么会将“易”事办砸呢?究其原因,不外乎三个方面。其一,头脑简单,认识肤浅。其二,缺乏自信,瞻前顾后。其三,作风漂浮,办事粗糙。无论是认识简单、思想僵化,还是作风漂浮,都与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密切相关。一个人如果视责任重于泰山,把党和人民的利益高高地举过头顶,自然就会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兢兢业业地干好每项工作,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我们的身边就会涌现出千千万万个像李传知这样的好党员、好干部。(作者系竹山县县长助理、县移民指挥部副指挥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