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移民新镇 描绘和谐幸福家园
官渡镇党委书记 伍盛国
官渡镇是潘口和龙背湾电站移民建设的主战场,共有移民五千余人。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县移民指挥部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把移民建镇、产业发展、社会稳定三件大事一起抓,三年再造官渡府,如期完成了移民搬迁安置任务。2012年,官渡镇将以服务水电开发,做大特色产业,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善民生为重点,努力把官渡建设成“移民新镇、产业大镇、旅游名镇和区域强镇”。
一、用大手笔完善集镇,让移民能幸福安居。为绿化美化集镇环境,我们将对集镇及环库公路绿化苗木进行补植,挖“大树进镇”,美化移民群众生活环境。为打造“亮丽”官渡,我们先后投资30多万元,对镇直机关、官渡大桥、过境公路主干道统一安装霓虹灯,使官渡夜间亮起来、美起来。为丰富移民精神文化生活,我们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在移民聚居区兴建休闲文化广场3个,安装了广场高杆灯,配置了体育健身设施和音响娱乐设备,为集镇居民提供舒适的娱乐活动场所,提升集镇移民幸福指数。
二、扩大规模发展产业,让移民能稳定致富。为拓宽移民增收致富渠道,实现移民安居乐业,一是着力弘扬传统手工业。官渡木椅、铁器、藤编、刺绣、剪纸等具有较强影响力。我们将建设移民传统手工业园,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容纳45户商家入住,带动400多移民就业。二是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官渡镇位于竹山南部区域中心,十巫公路贯穿全境,东连房县中坝,西接竹溪兵营,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优势,积极鼓励移民发展商贸服务业,共开办超市14家,酒店15家(其中三星级2家),旅社11家,酒吧1家,经营门店300多个,形成较强的发展气场和浓厚的商业氛围,解决集镇1000余移民的就业难题。三是努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官渡镇民间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独特。我们已积极争取将桃花源景区写入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规划,计划招商投资2500万元,建成秦巴民俗风情苑,争创省级旅游明镇,申报秦巴民俗博物馆为3A级景点,把官渡包装成自驾游目的地,举办第四届秦巴民歌大赛,扩大人气,鼓足士气,留住财气。四是全力发展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烟叶主导产业。今年,全镇已落实烟叶面积1万亩,为移民增收致富找到了一条好路子。因地制宜培植茶叶产业。在移民新村种植茶叶1000亩,建成标准化茶业加工厂一个。五是按照一统三分战略要求,对我镇产业分区域规划。做到山上种烟,山下种茶,集镇商贸,峡中旅游,水上养殖,路边农家乐,使村村有致富产业,户户有创业项目,让激情创业的源泉不断涌流。
三、下大功夫实施项目,让移民能持续发展。一是全力争取1600万元的官渡鸽子岩大桥立项上马,投资500万元的新集镇滑坡治理工程和投资800万元的扇子崖集镇防护堤开工,完成小河150亩抬高造地工程和2000亩移民土地治理工程,建设两个集镇休闲广场,规划并建设移民手工业园二期工程,规划河西防护大堤和生态观光休闲景区。二是做好武陵峡风景区的规划和招商引资工作,争取桃花源景区早日开工建设。三是做好移民后扶项目的争取和实施,督办项目进度、质量,使后扶项目稳步推进,移民群众早日受益。
四、花大力气排忧解难,让移民能和谐稳定。移民安置虽然完成,但移民诉求层出不穷,移民矛盾错综复杂,社会稳控压力巨大。因此我们将不断强化责任,积极创新社会管理,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一是建立健全社会维稳网络。实行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中心户长包片,楼长包移民户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公推公选中心户长33名,楼长160名,实行目标考核,发放误工补贴,加强移民管理,打造宜居宜业的幸福和谐官渡。二是开展领导大接访活动。针对移民反映突出的问题,实行开门接访,倾听移民诉求,集中群众智慧,研究解决问题,确保移民满意。三是实行干部下访和矛盾排查化解活动。加强对困难移民的真情帮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违法违规人员的打击力度,强化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学习,增强群众知法守法意识。加大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监控力度,从源头上减少不稳定因素,确保移民区和谐稳定。四是深入开展“十星级”系列文明创建活动。通过文明创建,以集镇和移民安置点为重点,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和卫生评比,深入开展文明创建,评比好公婆、好儿媳,宣传创业之星。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不断提高文明素质和致富本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