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对上庸镇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思考
发布时间: 2011-12-28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对上庸镇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思考 
上庸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龚伟

  上庸镇是竹山南部的千年古镇,原名田家坝,素有金銮宝殿之称,是中国最早形成的集镇之一,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因是古上庸郡郡府所在地,2009年改名上庸镇。版土面积190平方公里,辖10村(居),总人口2万人。 
  上庸镇是移民大镇,移民1.2万人,镇内安置6300多人。自2008年初份移民工作启动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移民指挥部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利用“三级联动”的整体效应,有效破解移民搬迁“十大难题”,取得了移民工作的决定性胜利。 
  一、面临的紧迫形势 
  1、最弱的社会基础。上庸镇是潘口水电站主淹没区和主安置区。竹山县自1966年开始申报潘口水电站项目,历经4上4下的艰难曲折,上庸镇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也是潮起潮落。税费改革后,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向农村大量倾斜,农村水、电、路等各种建设大量投入,2004年2月4日,省政府下达了潘口水电站库区停建的命令,上庸镇与其它乡镇抢抓时机如火如荼的建设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以通村水泥路、饮水设施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项目全面停建,居民收入缓步发展,财政增长潜力戛然而止,民穷财弱、发展乏力、基础落后,一度成为全县最贫穷落后的乡镇。因电站建设,淹没线下近3万亩土地淹没,农业基础更加薄弱;原砖厂、砂石厂、预制板厂等因搬迁画上了句号,工业一片空白,商店、餐馆等第三产业发展乏力。要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完成全县最繁重的复建任务的同时,还需要偿还多年的历史欠账。 
  2、最长的建设战线。当前,上庸镇各项配套建设铺天盖地。一是保峪路、吉峪路等7条90多公里(含3座桥梁)环库公路亟待贯通和硬化。二是以集镇、玉郎寨等6个安置点为代表的镇内6000多内安人口水、电、路配套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库区蓄水后水位线周边70多公里滑坡区要加快进行地灾治理。四是要高标准开垦2000亩生产安置用地,相当于其它淹没乡镇生产安置用地总和。工程建设战线之长、数量之多、缺口资金之大,全县绝无仅有。 
  3、最重的发展使命。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任重而道远。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完善配套,大部分移民生产安置远未到位,主导产业没有形成,收入的弱小与巨大的刚性支出、收入渠道的狭窄与与群众增收的强烈愿望形成了强烈反差。培植主导产业和骨干财源,拓宽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与其它乡镇快速发展、咄咄逼人的态势相比,上庸镇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进一步扩大。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不进则退。 
  4、最大的资金缺口。各项建设全面展开,发展成果日益彰显,但资金缺口巨大。一是有规划、无资金,如库周交通复建近50公里,所需建设资金由地方配套解决。二是配套资金偏低,如北坝、红花环库路每公里配套资金10万元,但是经过最基本的招投标、审计,成本在25万元以上,每公里缺口65%以上;村委会复建一律包干资金15万元,而实际上按照县里“十一”个一的标准建设至少需要60万元,补偿资金只占到30%;新建的2000亩茶园按照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每亩实际需要投入7000元,而补偿资金每亩2000元,缺口70%以上。以环库路为主的工程建设,因规划补偿资金、专项配套资金不足,形成了3500万的资金缺口。如果再加上鳌鱼沟蔬菜大棚、寨子沟场平工程建设,缺口资金迅速达到了四千多万元。 
  5、最难的社会稳定。移民工作本身具有长期性、艰巨性甚至反复性特点。随着移民搬迁初步完成,移民工作已经进入后续安置与发展的深水区,各类尖锐矛盾和复杂问题的高发期、凸显期。12000移民人口的身份认定、40000亩土地分解测算、4000多人生产安置出路、100多个工程、5个亿资金兑现,遗留了大量矛盾与纠纷,很多是骨头案、钉子案。大坝蓄水后,北坝、磨滩、九里潭、吉鱼、峪口等五个村水位线上群众出行难和库周滑坡问题开始显现。尽管我镇已按照干部包保责任制落实维稳责任,但很多问题远非镇村范围内能够解决,社会稳定基础十分薄弱,很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随时全面暴发。 
  6、最多的检查接待。我镇已成为展示竹山形象和工作成果的窗口、平台。从2010年开始,承担了全县最多场次的接待任务,出色接待了各项检查参观1300多场次。县外的多、县内的少;不认识得多、认识的少;务虚的多、有实际工作内容的少,全镇的人力、财力、物力疲惫不堪。随着电站下闸蓄水,将有增无减。 
  7、最高的起点与最难的起步。从2008年初移民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县四大家领导、县移民指挥部指挥长、89支工作队进驻上庸镇,大兵压境,强势启动全镇移民搬迁,各种人、财、物捆绑使用,集中投放,形成了举全县之力的大合唱,上届党委政府创造了空前辉煌的业绩,成就了大破大立的伟大事业,我们站在了空前辉煌的顶点上。与之而来的是龙背湾、百公里城镇带、高速路、开发区、工业园等重点工程建设相继开工,全县的工作重心、领导力量、项目资金在迅速转移,在此基础上,今后一个时期起步异常艰难,我们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百业待兴的基础上,承担着艰巨的发展使命。 
  8、最累的基层干部。四年多来,在艰苦卓绝的移民工作中,全镇干部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付出了难以数计的心血,寒冬酷暑,村里户间,始终与群众面对面,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四年来,真正从来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其间的辛苦劳累,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有真切的体会。 
  9、最高的政治风险。我镇是潘口水电站主淹没区、主搬迁区、主安置区、主接待区,因重点工程项目补偿资金不足,配套资金投入大,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今年已有两位优秀的移民干部被迫“意外”的处分。大坝蓄水后,形成了贯穿10个村、5万亩的水面,经营管理、安全防范再加上库周滑坡,安全与稳定这根弦得时刻紧绷。同时,在发展与建设的大潮中,还要全力保持社会稳定。基层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始终处在风口浪尖上。 
  10、最难的转折转型。当前,正是全镇从移民搬迁向生产安置过渡;移民朝着向居民,农民朝着渔民、商人身份转变;经济格局由传统农业向二三产业过渡;社会矛盾由表象到深层演变过渡的时期。全镇工作重心随之发生根本性变革,处在了经济大转型、社会大变革、环境大改变的时期。 
  二、今后主要任务和发展思路 
  主要矛盾决定主要任务。今后五年全镇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谋发展、保稳定、抓配套、促和谐”为中心,坚定不移地实施“产业富镇、旅游兴镇、项目强镇、和谐稳镇”四大战略。把培植产业、争取项目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和中心工作,以市场主体培育为龙头,大力培植“生态文化旅游、水产养殖、生态有机茶、劳务经济”四大主导产业;以招商引资、项目申报为抓手,全力推进以库周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以矛盾排查包保为手段,问政问计于民,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好务,营造干群同心、共谋发展、和睦共处、长治久安的局面。到2016年,建成特色鲜明、产业支撑、环境优美、政通人和的生态文化旅游名镇,农民人均收入、财政收入、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县居中等偏上水平。 
  三、主要工作举措 
  (一)充分利用“旅游名镇”金字招牌,以市场主体培育为核心,强势启动旅游产业。 
  1、集焦大环境,准确把握我镇生态旅游的功能定位。把我镇放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节点大环境下思考,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找准功能定位。我镇已同文体局、旅游局、文联、招商局、发改局等主管部门反复进行论证,并参考北京工业大学王国华教授等多位专家意见,确定我镇旅游基本功能定位为观光游、休闲游和体验游,以山肴野蔌和休闲养生为特征,突出吃、喝、玩、乐的特点。主题思想是“水乡古镇、风雅上庸”,基本构想是:依托古镇新貌、高峡平湖、森林氧吧等人造景观和自然山水,以发展生态观光、娱乐休闲、养生健体、文化体验旅游为主题,以大坝观光、特色美食休闲一条街、文物古迹、水上娱乐、九华山森林公园开发为重点,立足于打造县城乃至十堰城区居民节假日休闲娱乐的“后花园”,成为连接武当山与神农架、重庆巫溪黄金旅游带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力争用3至5年时间把上庸镇建设成为湖北省生态文化旅游名镇和4A级国家风景区。 
  2、紧咬控制性规划,描绘旅游大蓝图。规划是纲,规划管总,宁缺毋滥。2010年,委托十堰原创旅游规划设计院对我镇旅游作了控制性规划,对主体景观进行了施工规划。2011年5月,经过市县评审,县政府批复实施。根据上庸镇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点,确定三大功能分区:一是大坝观光功能区。主要新建观景亭一座,发展农耕文化体验式农家乐2—3家,半岛垂钓2处。二是集镇休闲娱乐、文化体验功能区。重点培植一街一镇一馆一湖。一街,即庸城商业美食一条街;一镇,主要指徽派建筑民居群落园林集镇,统一规划、统一风格,形成古色古香、整齐划一、香气扑鼻的园林城镇;一馆,即复建的黄州会馆、三盛庄园,集中陈列上庸文化元素;一湖,即库区湖面,设大型游艇、快艇,集休闲娱乐、水上冲浪于一体。三是九华山休闲养生功能区。申报九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3A级景区,使游客回归自然,变旅游为旅居。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主体景观。一是完善三盛院、黄州会馆附属的配套设施建设,尽早实行市场化运作;二是发掘搜集整理古文化,建成文化长廊和历史浮雕墙;三是科学规划、高标准实施旅游码头、游客接待中心、文化广场、景观亭项目建设,修复上庸八景等主体景观;四是加快大坝农耕文化体验式农家乐建设进度;五是加快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上庸湖湿地项目。 
  4、以市场主体培育为手段,强势开发优势旅游资源。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思路,以开放为先导,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根据目前工作基础,拟将水上游乐、三盛院和黄州会馆的开发利用与农家宾馆融为一体,通过公开竞标,成立旅游发展公司,不争论、不讨论,大胆实践,力争明年下半年旅游开发工作有实质性起步,完成破冰之旅。政府在降低业主准入门槛、税费优惠、协调服务、外部环境等方面,帮助业主做大做强。与旅游公司衔接,把上庸镇纳入武当山、大九湖、神农架大旅游圈中,强势启动水面游、周末游、假日游,由此带动旅游产品开发。 
  (二)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库水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把全民热情转化为全民创业。 
  1、明确权属。按照2011年7月份,县政府与湖北纵横投资有限公司签订的协议,库区水面转属开发业主所有。鉴于库面大、管理难、安全风险高等因素,建议政府通过沟通协调,收回库面经营管理权,按照乡镇行政区划交由乡镇管理,方便群众把库区水面当做土地来经营。 
  2、合理规划。在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对库面进行统一规划控制,防止一哄而上,乱兵上阵。可按照“区分用途、区别开发、保证安全、保护环境”的原则,最基本的应划分为主航道、生态保护区、旅游区、养殖区四大区域,在规划的养殖区,充分利用河道沟岔进行养殖。 
  3、统一管理。考虑到库面管理难度与行政执法交叉重叠,建议成立综合水管处,将公安、交通、安监、水务、农业部门等行政执法职能和服务职能充分整合。对安全防范、市场准入、生产养殖进行统一综合管理。 
  4、科学经营。一是在现有条件下,允许乡镇大胆试验,群众在自愿申请、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基础上,利用沟岔暂时性分散养殖,既形成一定的养殖经验,增加群众收入,又能帮助净化水质。我镇通过内引外联,目前已有110多户群众,利用网箱投放鱼苗700多万尾。二是引进龙头带动企业。通过考察或竞标,引进有实力、技术、决心的龙头加工企业,按照“三提供一回收”的原则(提供网箱、鱼苗、技术,回收产品),形成“公司+渔民+外销”的养殖模式,使渔业走上产、供、销一体化道路。 
  (三)做好基础工作,着力推进农业产业。 
  一是充分利用基地面积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有机茶产业。对现有以九华、桃子湾、大泉山为核心的6000亩旧茶园进行改造升级,强化茶园管理,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对现有2000亩新茶园严格实行土地流转、大户经营的管理模式,保证茶园三年见效、四年丰产。提高茶叶品质,推行薄膜覆盖,施用农家肥、饼肥,杜绝农残物、肥料超标;积极争取支持,筹建桃子湾、南坝、峪口村茶叶加工车间,提高制茶技术工艺;以茶叶合作组织兼并重组为契机,培植龙头企业,注册九华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商标,改变各村小而散的茶叶经营模式,拓宽茶叶附加值,逐步形成见效快、带动强的产业,打响生态有机茶品牌。二是着力发展蔬菜产业。鳌鱼沟大棚蔬菜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吸引外部资金、技术、管理,建设成为现代农业高效示范园;红花、小保安露天蔬菜,建好配套水源,使用地膜覆盖,施用农家肥,走生态绿色高产之路,将库区周边种植菜园、蔬菜基地打造成为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园。三是着力发展畜牧养殖。结合上庸实际,重点是要在“150”生猪、“1235”马头羊、郧巴黄牛、土鸡养殖等方面扩大规模、增加数量、提升品质,通过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的方式,形成“培植一批能人、带动一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的良好格局。 
  (四)强化保障服务,着力发展劳务经济。母庸置疑,劳务经济是当前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和农村经济最大的增长点。继续巩固我镇在江苏、上海等地建立的劳务输出大基地,切实保护好农民工家庭留守人员的各种利益,在对农民工有序组织、加强培训、发布就业信息等方面强化服务外,建立农民工打工流动党支部,加强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落实好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积极开拓一批有影响力的国外打工市场,逐年增加技术型、科技型打工群体,力争培养200名打工之星,带动1万人外出务工,增加农民工现金收入。 
  (五)多方筹措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切入通村水泥路计划等资金,完成保峪路、红庙路、大坝断头路的通行与硬化任务,总里程40公里(含2座桥)。二是切入交通专项等资金,打通北坝村上连溢水镇、下连竹溪县新州毛路,总里程约20公里。完成1对水码头、6对渡口建设,确保群众基本生存需求。三是切入移民后期扶持等资金,完成鳌鱼沟一、二期菜地开发建设和170亩大棚配套建设。四是切入国土地灾治理项目补助等资金,完成玉郎寨B区、鳌鱼沟、湖滨路外地灾滑坡治理加固工程。五是完成寨子沟工业园场平建设和九华、桃子湾、峪口村土地开发整理任务。六是切入旅游名镇项目等资金,完成三盛院、黄州会馆附属的配套设施建设和文化广场综合建设(包括文化长廊、观景台、停车场、旅游码头、游客接待中心、绿化、镇标等工程,已规划设计和投资评审)。七是切入低产丘陵改造项目,实施集镇绿化、美化工程。八是切入南水北调核心保护区补偿项目资金,完成玉郎寨、集镇污水处理场和垃圾分类处理分级掩埋工程建设。 
  (六)多措并举,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意识,按照谁分管谁负责、谁驻点谁负责的条块结合机制,实行矛盾排查制度,由驻点领导、驻村干部不定期对所辖村进行安全矛盾大排查,集中查找各类安全隐患和矛盾问题;实行矛盾包保处理制度,包矛盾梳理、处理消化,限时办结给予答复,一包到底;实行信访接待制度,构建综治维稳网络体系,方便群众在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和镇便民服务中心“说事”,主动将各类问题掌握稳控在一线;实行公开公示制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防范不稳定因素复发;实行创新社区管理制度,依托中心户长、能人、宗族长对群众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在群众中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风气;实行党委政府研讨答复制度,针对重大疑难信访问题,由党委政府集体研究、讨论决定,明确答复口径。对极少数别有用心,怂恿闹事,唯恐天下不乱的对象,重拳打击,两手抓,两手硬,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七)严明纪律,真抓实干推动工作落实。 
  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不僵化、不浮躁、不摇摆、不折腾。坚持党委抓班子、带队伍、做表率,班子成员分层负责、分兵把手,干部各履其责、各尽其能。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条块结合、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谁主管、谁负责,谁驻点、谁负责。加强作风建设,真抓实干,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敢于担当,雷厉风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形成干群骨肉相连、同呼吸共命运谋发展之势,达到干部人人有担子、有责任的目标,全力推动工作落实。 
  四、科学理性处理五种关系 
  1、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以市场经济思路来谋划发展,政府的工作重点在基础设施配套、市场主体培育、外部环境营造等方面。而经营性质的行为,必须由市场主体来实施,政府不能大包大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招商引资、放心放手,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 
  2、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立足当前,要抢抓机遇,加快进度,稳妥推进库区交通复建、工业园区建设、种养殖业发展。谋划长远,要把移民安置、生态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等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培植主导产业,扩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进一步廓清思路,全面谋划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内的发展问题,始终坚持科学发展。 
  3、自力更生与扶持帮助的关系。搬迁建房只是移民工作的初始阶段,移民工作绝不是一搬了之,万事大吉。上庸镇作为移民安置大镇,社会基础十分薄弱,后期发展任重道远,保稳定、抓配套、谋发展的任务远远超过了搬迁难度,如果听之任之,撒手不管,会出大事。需要从移民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等多个层面进行思考、谋划,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4、担当与担责的关系。上庸镇是潘口水电站主淹没区、主搬迁区、主安置区,重点工程项目补偿资金不足,配套资金投入大,承担着数以千计的工作检查接待,安全与稳定这根弦得时刻紧绷,干部处在风口浪尖上。要以超人的胆识气魄,采取超常规手段来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主导产业,必须雷厉风行,勇于担当。但干事创业与担当担责仅有一线之隔,在于一念之间。需要县委县政府做坚强后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5、程序与效率的关系。程序多难免会影响效率,提高效率就要剔除不必要的程序。乡镇处在大发展、大跨越关键时期,重大项目建设稍有拖延就可能错失发展良机,全县上下要一盘棋,要在提高行政效能上雷厉风行,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质、提速、提效。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