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太华 徐勇
2012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县乡换届的起始之年,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实现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的基础之年。全县工业经济工作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国家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加快向内陆转移、竹山纳入秦巴片区开发四大机遇,紧紧围绕“工业强县、绿色发展、开放先导、城乡统筹”四大战略,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优质服务为抓手,突出转型升级,狠抓规模扩张,强化招商选资,推进资源开发,壮大一批特色产业,培植一批骨干企业,创建一批知名品牌,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力争全县工业总产值突破70亿元,增加值1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30亿元,增加值9亿元;新增规模企业10家;新增亿元企业5家;工业投资突破20亿元。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将突出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抓产业,促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一是大力培植水电能源产业。加快潘口、龙背湾、小漩和大磨石水电站建设,力争潘口、小漩水电站5月底以前首台机组发电。加强对现有发电企业的协调服务,促使其满发满供,力争全年水电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税金6000万元以上。二是科学转化特色矿业。巩固提升华凯矿业公司、秦巴钡盐公司、闽胜矿业公司、永胜矿业公司等矿产开发企业,科学有序推进金银、绿松石、钡、钒、铁等矿产采选冶炼加工,鼓励规模开采,深度加工转化。加快推进华凯公司银金矿综合利用、秦巴钡盐公司8万吨硫化钡开发、宝来公司30万吨铁精粉加工、闽胜矿业公司30万吨铁精粉加工、永胜施家河矿业公司30万吨铁精粉加工等一批重点矿产项目开发,实现提质增效目标。加快绿松石资源开发,引进大客商、大企业合作开发,分片分区完成绿松石矿山招标出让工作。有序发展页岩砖、煤矸石砖、免烧砖、废渣砖和黑板石等新型建材企业,推动建材产业向节能、利废、环保方向发展。抓好煤矿兼并重组工作,尽快启动桥东煤矿“3扩15”万吨项目,做好秦古姚家河煤矿、官渡进平煤矿兼并重组和扩能工作。三是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支持巴山食品公司、强生园油脂公司、古牛泉酒业公司提档升级,大力发展茶叶加工、粮油加工、畜禽产品开发、蔬菜果品系列开发、水产品加工、酒类饮料加工、中药材加工、肚倍加工、竹木加工和生物能源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以猕猴桃、木瓜、板栗、油料、小杂粮、山野菜等加工为主的有机食品业。
二、抓调度,促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做大经济总量是全县工业的首要任务,加大协调服务力度,确保现有企业满负荷达产是当前工业工作的重心。一是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围绕工业经济10大指标,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将目标任务分解到月、到企业、到乡镇,分时段组织开展“开门红”、“双过半”、“保目标”主题活动,以月月红、季季红实现全年工业“满堂红”。二是继续坚持经济运行季度例会制度,准确把握经济运行动态,加强监视分析,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三是继续坚持每季组织开展“银企对接会”,积极做好迎峰度夏、迎峰度冬工作,实施错峰用电、有序供电,千方百计抓好资金、电力、运力等生产要素保障,确保企业达产超产。
三、抓项目,促经济总量规模扩张。继续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事一议,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突破工业招商难题,推动工业项目建设。一是创造一切便利条件,确保桥东煤矿3扩15万吨、宝丰五金工具加工、宝丰装饰板材项目、城关粮食加工、地方特色产品加工、秦家河矿业、亿豪耐磨材料等项目当年开工建设,当年竣工投产。二是认真做好铌稀土开发、万吨硫酸加工、石煤综合利用、万吨啤酒生产、纯净水工业化生产等一批项目的招商引资。三是策划、包装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发展潜力、效益好的工业项目,认真组织落实领导带队招商、小分队招商、产业链招商、企业招商、园区招商、专业招商、驻各地商会招商、亲情招商、以商招商等多元化、点对点、面对面方式招商引资,力争引进一批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培植一批铺天盖地的好项目。
四、抓园区,促发展平台尽快形成。一是高标准、高起点编制好开发区总体规划,完成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开发区环评规划以及“一区五园”规划,形成功能完善、相互配套的开发区发展规划体系。二是完善邓坪工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邓坪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和竹山县省级特色农产品加工科技园建设,确保顺利通过省农办、省科技厅对园区的年度检查考核。启动铜皮沟生态工业园场平建设和“六通一平”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莲花新型工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推进宝丰循环工业园场平建设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确保“一区五园”今年新增工业用地2000亩以上。三是加快推进巴山公司6万吨饲料及有机肥项目、强生园公司2000吨茶油调和油生产项目、茶皂素与生物活性炭开发项目、古牛泉酒业公司果酒灌装生产线扩能项目。加快项目对接,确保海丰渔业鲟鱼养殖加工项目落户邓坪工业园区,绿松石加工、矿山机械加工、包装印刷、汽车充电站等项目落户莲花工业园,深圳永和公司电子项目、汽车配件加工项目落户铜皮沟生态工业园,五金制造项目、诚成木业公司扩建项目落户宝丰循环经济园。
五、抓创新,促企业竞争能力提升。一是加快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寻求技术支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开发产品、提高质量、扩大规模、节能降耗”的要求,全力推进铁精粉生产扩能、硫酸钡扩能、石煤生产达标扩能、肚倍新产品开发、外墙保温材料扩能、果酒生产扩能、精品绿松石产品开发、有机茶生产扩能、商品混凝土扩能等一批重点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项目,力争全年实施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项目25个、完成技改投资3亿元以上。二是充分发挥政策性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利用各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贴息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良好政策环境。
六、抓融合,促推新型工业化进程。一是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信息化投入,加快信息化与产品研发设计融合,实现信息技术“嵌入”到工业产品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平台建设,重点推进22家企业与移动公司的合作,加快信息化与营销体系相融合,推动企业电子商务建设,实现骨干企业和重点行业开展网上采购和营销活动,促进企业采购模式和营销模式创新,推动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推动新型工业化。二是坚持以建设全市农村信息化示范县为目标,加快推进农村基础通讯网络建设。启动全县38个行政村通光纤、通宽带建设,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服务乡镇工业经济发展。
七、抓服务,促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牢固树立“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招商、关键抓园区”的思想不动摇,把发展的主要精力向工业集中,保障发展的资源向工业集聚,促进发展的政策向工业倾斜,努力营造大办工业、办大工业的浓厚氛围。一是落实优惠政策。用活用足各项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继续推动推动银企对接,建立新型银企合作关系,搭建企业融资平台,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大力扶持企业发展。二是健全服务机制。继续坚持四大家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建立健全工业“四会”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三是提升服务水平。按照“能放开的不审核,能审核的不审批”原则,进一步开展行政许可项目清理工作,依法取消没有法律依据且不符合“工业强县”战略的行政许可项目,修改不利于“工业强县”战略的文件,实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变机关办公为一线办公,做到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服务在一线体现,为企业提供“便捷、周到、优质、高效”服务,帮助企业“解困促产、扩规增效”,努力打造良好的工业经济发展环境。(作者为县经信局局长、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