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户走访工作心得
4月14日一早,我们文体局两名工作队员从竹坪乡六合村委会出发,步行二十多里,从该村二组最后一家开始走访。
零星十几户人家分布在大山皱褶深处,最后一户人家住在山顶上。我们到的时候,八十三岁的户主周光德正坐在门前晒太阳。他目光呆滞,但看到我们显得很激动。嘴里含混不清地说些感激的话。他的儿媳妇也是六十多岁的聋哑老人。还有一个侄儿稍显年轻一点,五十多岁了,有脑血栓后遗症,身子一直在颤抖。周光德的儿子和孙子都到河南打工去了,就这三个老人相依为命。
只需几十步,就能踏入陕西地界,这使我想起了朝秦暮楚的典故。在这高山之巅,我无法把眼前的周光德与传说中仙风道骨的高人联系起来。我着实为眼前几位老人的生活担忧。这家三口,要么年龄太大,要么有残疾,根本走不了山路了。周光德说他已经十五年没有下山,不知邓小平还在当国家主席么?尽管周光德的儿子和孙子会不时寄些钱回来,但山高路陡,还需要有人给他们送来。平时的生活将就着过,八十三的周光德亲自做饭、下地种些菜。至于田地,种不了,都荒了。周光德只是空巢老人的一个典型例子。据统计,整个六合村在册的275户人家中,只有180户有人在家,而这其中有过半是空巢老人在看护家门。他们没有劳动能力,生活难以自理,大量田地只能荒芜。作为本次活动的工作队员,我们应当切实关心空巢老人的生产生活,出台相应政策,维护空巢老人的切身利益,让他们安度晚年。(袁胜敏 江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