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社会问题呼唤提高社会自主管理能力
发布时间: 2011-01-15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适应经济社会形势新变化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社会管理能力是完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系统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秩序和发展环境所不可或缺的最基本的条件。现代社会管理能力,是由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和社会自主管理能力两部分构成的。所谓社会自主管理能力,主要是指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各类基金会等社会组织为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对社会生活、社会事务及组织自身进行规范、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等活动的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维护社会稳定、协调各方利益、处理各类矛盾的难度加大,传统的由政府一肩挑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社会自主管理能力的强弱,愈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充分认识社会自主管理能力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增强和发挥社会自主管理能力作为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切实有力的保障。
  ⒈社会自主管理能力欠缺,群众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是影响当前社会和谐的一个突出问题
  不断提高社会自主管理能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等在整合社会关系,构造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的作用,对于经济社会的协调稳定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世界范围来看,依托社会组织强化社会自主管理能力,是当代社会平衡个人与社会、社会与国家的利益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社会自主管理能力薄弱导致社会组织失灵的问题相当突出。社会组织失灵的主要表现是其在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认同、秉持社会公正、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等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发挥。由于历史特别是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的社会组织发育缓慢,有的过分依赖于政府,有的严重依附于企业,缺乏自主性和自治性,疑似政府的附属机构或企业的一个部门,其社会自主管理能力与其性质和职能的要求相差甚远,有的甚至有组织,无能力,在重要场合缺席,在关键时刻失声。如在许多劳动关系纠纷中,看不到工会的介入,有的介入了却站错了队,帮错了忙。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这明明白白的写在我国的工会法上。然而,前两年农民工讨工资却要劳驾总理。由于工会在劳动关系调整中缺少作为,有些职工就采取非正常的极端的甚至违法的方式,如跳楼、绑架工头、上访、护厂、请愿以及堵路等反映诉求、维护权益。我国矿难频发,地方虚假治理屡禁不止,也与工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甚至根本没有发挥作用密切相关。
  正确反映和协调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利益诉求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动态平衡,保障国家长治久安,迫切要求提高社会自主管理能力。只有社会自主管理能力提高了,才能建立健全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城乡基层组织社会服务系统,才能建立健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社会组织网络,才能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