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受副热带高气压和台风“康森”的影响,我县普降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暴涨,致使大片良田、土地被毁,山体滑坡,道路受损,许多房屋现在已成危房……众多乡镇都不同程度的遭受洪涝灾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近日,天气转晴,进入暑伏天气,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摆在了我们面前,该如何恢复生产,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该如何转移安抚受灾的群众,让人民生活有望;该如何重振人民信心,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来,已成为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我们不禁要问,“洪灾过后,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
人民不需要怜悯,需要被理解
天有不测风云,对于灾难,我们人类的力量似乎表现的是那么渺小,任其洪水肆虐,糟蹋我们的万亩良田,家居宅地,道路桥梁,但是坚忍的竹山人,不需要怜悯,尽管他们知道自己的力量是无法与自然灾害作抗争的,洪水虽然摧毁了田地里的庄稼,摧毁了美好的家园,但是却摧不毁我们竹山人民的坚毅与顽强,房子没有了,庄稼无收了,虽然泪水只能往肚里流,虽然满心的酸楚,但是我们不需要太多累赘的语言,我们更需要人们的理解,在这样一个多难的日子里,我们辛苦了半年的果实,转瞬化为了泡影,留给我们庄稼人的伤痛是永远无法愈合的,但是日子还是要一样的过下去,不能老是生活在困顿的思想阴霾当中,收拾了田地里的石块,我们勤劳的竹山人,还得在满目伤痕的田野里,播下他们希望的种子,期待来年又是一个好收成,而这一切源于一辈子躬耕在土地上庄稼人来说,理解是最好的催生剂。
理解不仅是一些人向我们受灾的群众捐上物品,钱财,这类的物质帮助。更是人们打心底里的对灾区人民的关爱,急人民之所急,忧人民之所忧。灾区人民的安置情况怎么样?现在还吃的上新鲜的蔬菜吗?睡得好觉吗?重新栽播的种子还有吗?这一个个问号,虽然不如直接的物质帮助有效,但它却抚慰了一颗颗受伤的心灵。
理解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不能坐视不管,我们呼吁大家将自己的爱心付诸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
人民不需要胆怯,更需要奋起
多难兴邦,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人民不断的与灾难做斗争,诸如这些经历就像是一笔笔财富,教会了英勇的竹山人,摒弃胆怯,不畏风雨,逆境重生。
潘口电站的三起三落,最后终于得以重新上马;昔日低矮破旧的平房,现在已是高楼林立,地产业蓬勃发展;以往泥泞不堪的水泥路,现在已是双向四车道的柏油大路通往南北……竹山人正是用自己敢闯的精神和拼劲儿,终于使家乡的面貌大变样。现如今物质生活充实,人民生活日渐富裕的今天,更需要在挫折中奋起,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灾难终将会过去,只要我们敢于面对现实,不怯懦,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和敏捷的思维,定能再建我们新的家园,新的美好生活。
洪水之后,让我们收起心中的那份痛,备好工具,重新开始新的耕作,新的建设,不要让悲伤牵绊住我们前进的脚步,也许这冥冥之中也是老天给予我们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再一次飞跃。让我们积蓄了很久的力量得以最大限度的释放,放出七彩的光芒。
我们不在灾难中沉沦,我们在灾难中奋起,在灾难中成长……
人民不需要盲目,更需要指引
人们做事都讲求要有计划,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打乱仗是永远不会成功的,在灾后的恢复重建过程中,我们的各职能部门要积极发挥宏观引导作用,与各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制定一个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为灾区人民出谋划策,帮助他们早日摆脱洪灾困扰,重振人民为幸福生活不断努力的信心,让我们的灾民在党和政府的指引下,在社会的关爱下,在大家的支持和理解下,继续积极投身到我县的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来。
洪灾之后留给人民的是一堆烂摊子,满目疮痍的田园,如何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灾后重建工作,摆在了灾民面前。但是山体滑坡,桥梁损毁,道路中断,物资不能及时运抵灾区,物价是否如之前稳定,灾民是否可以购买到最需的生活用品,诸如此类事情,人民对此显得很无助,要想高效率,必须在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引导下,及时抢修受损的电力、道路、桥梁、通讯设施,保持人们对外联系渠道的畅通。要想高标准,就必须由专门的机构制定一个整体规划方案,避免乱搭乱建,到处生烟的局面。要想高质量就必须有专门的监督机构督导重建的各个环节,查出不足之处,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安全有序,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各种质量问题,为人们以后的生活、生产留下后患。
人民的安生大计与我们政府息息相关,只有加强引导,实施有利的帮扶,人民才有福音。
灾难不是什么不可战胜的神话,只要我们一起携手,定能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重建后的家园,天一定更蓝,水一定更清,人们一定更富。请拿出我们的仁爱,付出我们的真心,真情关爱每一位受灾的民众,希望大家能众志成城,抗击灾难,夺取灾后恢复重建的新胜利。
重建家园,重建幸福的新生活,我们一起行动吧! (喻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