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有为”方能“无为”
发布时间: 2009-12-09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读2009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金台随感《领导的境界》一文,脑子里的记忆就活了起来。

  领导如何才让百姓“不知有之”呢?在《领导的境界》一文中,张文珍同志开出了两条。  第一条,也是首要的一条是建立起完备的制度与具有长远效应的政策法规,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第二条,也就是其次一条是需要领导者本人具有较高的素质。而我以为,还是李嘉诚2007年在汕头大学的演讲中所说的“好谋而成、分段治事、不疾而速、无为而治”要好些。因为,人们期盼好人好制度,但是,有不能回避的现实。这个现实,就是所有人都是有缺点的。而且,决定成败的关键不在缺点的多少,有时只要有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便足以点了死穴。

  成功领导的实现,需要“因情就势”。从此,可以发现老子主张“不知有之”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如果没有尧创业的根基、打下的基础,舜敢无为而治吗?“坐吃山空”这句话,可不是现在才有的。

  老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诸侯混乱,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以致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主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且与当时的社会现实一一对应,“无为”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提出的,“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提出的,“无事”是针对统治者的干涉提出的,“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提出的。

  领导要进入“不知有之”、“无为而治”的境界,关键一条仍是“各司其职”。领导所做之事,照毛泽东同志的说法,就是“出主意,用干部”。出主意就是给部属支招、递点子。支招支得好,部属才会心服口服;递点子递得正是时候,部属才会采用。支得不好,部属不会听;递得不是时候,部属用不上。何况,部属中不乏韩信、张良、萧何!领导出主意的难度系数就大了。

  用干部,关键是用不用能力素质比自己强的,威望比自己高的,上升势头比自己显的,发展潜力比自己大的?如果像武大郎开烧饼店,不用比自己强的、高的、显的、大的,那就要出问题。项羽不采纳韩信的建议,韩信就跑到刘邦那儿去了。像韩信这样“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的,历史上发生多了,就不一一例举。

  出主意需要领导的能力。因而,传统上的习惯都是依能授职,使“才能称其位”。所以,因此发生问题的很少。

  用干部需要领导的品质。品质于人,就是善良、宽容、乐观、淡泊。识人用人管人,自古以来,就是天下第一难事。因此,在识人用人管人上发生问题的很多。

  解决的办法,就是用“一流之人识一流之才。”什么是一流之人呢?古今中外有很多的说法,比较得体的,就是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的:“毫无自私自利之心”。毫无自私自利之心,怎么做得到呢?所要的,不过是不斤斤计较、心胸狭窄、气量狭小、总想好处一人占尽……吧了。因此,领导的境界高不高,不在才上,而在德上。德有公私,私是做人做事的根基,公是团结合作的前提;德有大小,小是私,大是公。只要能“公而忘其私”,也就算是有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了!

  当然,处在不同层级的领导肩负不同的职责,要求和标准也就多少有别。如:对直接面对、接触人民的领导而言,能带领人民谋幸福呼儿咳哟的领导就是好领导;对管领导的领导,善于拔识和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使我们的事业永远掌握在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的领导才是好领导。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