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实招、办实事和求实效
——五论解放思想促发展
本报评论员
实践证明,我县经济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在走出去学习的基础上,必须适应新一轮中央和省市发展战略的新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探索赶超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路子。不但要遵循经济规律,创新思维,牢固树立新观念,更重要的是讲求实事求是,在充分认识县情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找出优势和差距,做到虚功实做,在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下功夫。
情况不明、思路不清、没有招数往往是一些地方工作长期没有起色的原因所在。这就要求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论英雄,以项目建设论政绩,以招商引资论本领,以贡献大小论奖惩。在体制机制上要破除束缚,做到干部“不恋官场恋市场”、“一切服务发展、一切为了发展”;在工作方式方法上要创新,做到既不“撞线”违规,又不“刹车”观望,更不“误点”失去发展机会;在制定发展思路和举措上,要吃透上情、摸清域情,既要准确把握好发展大势和方向,又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行动、实际效果、人民的利益。
害怕做事、不会做事、做不成事,是制约一些地方发展的重要原因。当前解放思想的关键,就是要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结合深入实施的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要求,突出争大项目,干大项目,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牢固树立 “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最大的政绩”的观点,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产生活难题为重点,每年为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让群众在解难题中得实惠,在发展中享受成果;要办好推动转型升级、拓展发展空间、强化项目支撑等打基础管长远的大事;办好上级党组织和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破解影响当前发展的突出问题。
“在其位,谋其政”,食国家俸禄者,务尽为民之职。只要全县各级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立足岗位,敬业奉献,多出实招,多干实事,坚决摒弃只讲数量、不求质量,只讲速度、不计代价,只讲经济、不顾环境等错误做法,统筹兼顾,真正把好的思路和决策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就一定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创造竹山无愧于时代的伟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