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绘就富民蓝图
发布时间: 2011-12-02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绘就富民蓝图 

——共建“富裕和谐文明的幸福家园”系列评论之三

本报评论员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五年前增长了1.8倍。这一成绩,固然得利于惠农政策中农村低保和各种补贴的直接发放,但更多的则是广大农户抓住农业产业化发展机遇,在种植、养殖和务工中奋发有为挣来的。
  十多年来,我县高举农业产业化发展大旗,在探索中前进,逐渐选准了适合我县县情的产业,为40多万农民确定了致富之路。目前,以茶叶、烟叶、肚倍、林果、蔬菜、花生为主的产业基地发展到90万亩,圣水茶叶、巴山食品、天新医化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已成规模,并涌现出大批产业大户。此次“三会”上进一步强调坚持“南部烤烟西部茶,东部肚倍北果杂,畜牧养殖建小区,城郊蔬菜标准化”产业布局,重点发展壮大八大产业板块,着力建设十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就是为了让广大农户在产业致富路上大胆迈进,早日富裕。
  坚持走产业富民之路,必须进一步清除思想障碍。受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和以往曾遭遇挫折的影响,少数干部和部分农户对发展产业仍然心存疑虑,甚至持抵触态度。这就需要我们多方面宣传市场经济观念和国际国内农业发展形势,用产业致富的典型引导他们,用实打实的利益打动他们,从而解决思想疙瘩,使其积极投身到产业建设中来。
  坚持走产业富民之路,必须选准特色夯实基础。各乡镇各村既要遵照全县的产业布局要求,又要结合本地的具体条件,多考察,多分析,进一步确定有特色的发展之路,对于选准的路子要持之以恒抓下去,决不半途而废。要想方设法组织资金、物资和人力,整理土地,配套完成水电路,建设畜禽圈舍,夯实发展基础。同时组织各类技术人员,适时提供技术指导,解决农户生产难题。
  坚持走产业富民之路,还必须多途径解决销售出路,让农户心中无忧。好产品盼望好收成,好收成更望好销路。我们一方面要着力培植龙头企业,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开发、标准化生产、精细化加工、品牌化营销、一体化经营,走出具有竹山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另一方面要抓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加快专业市场和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大力培育市场中介和经纪人队伍,切实搞活农产品流通。
  十年磨一剑,剑出天地惊。只要我们始终如一地狠抓产业建设,农民就会富裕起来。工业强县,产业富民,二者互不偏废良性互动,县域经济实力才能真正增强,才能为竹山的科学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也才能实现“富裕和谐文明的幸福家园”这一目标。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