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气正选任干部
——二论落实县委工作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毛泽东同志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干部既然是决定因素,选任什么样的干部、怎样选任干部,不仅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用人导向,更决定着事业的成败。选任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各项工作就能推进得力,各项事业就能得到快速发展。反之,提拔一批善于钻营、能力平庸、不能服众的领导干部,不仅影响着一个地方事业的发展,更会影响、败坏官德民心。
该选用什么样的干部?县委书记佘立柱作出了旗帜鲜明的回答:要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既重能力,更重品行,真正让那些品德高尚、能力出色、实绩突出、作风正派、群众公认的干部得到重用;让那些不干实事、无所作为、跑官要官、投机钻营的人没有市场;让那些不讲原则、不负责任、怕得罪人的“老好人”没有地位;要始终坚持以实绩论英雄的用人理念,把选人用人的眼光,更多地投向那些在艰苦环境和岗位上做出政绩的干部,对那些注重埋头做事、不善声张“造势”,清正自守、不搞拉拉扯扯,专注干事、会干实事,讲原则、不懂圆滑,干净干事的“老实人”,要积极地发现他们,主动关心他们,旗帜鲜明地支持他们,绝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明确了干部的选任的条件,又该怎样去发现人才、选拔干部呢?讲话中明确指出,必须到工作一线、社会基层去选拔:要始终坚持在一线锻炼选拔使用干部的用人导向,把培养干部的主阵地放在基层一线,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移民安置、城镇带建设、重点项目一线锻炼,鼓励干部到困难大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真正让基层一线成为培养干部的“练兵场”、选拔干部的“竞技场”、凝聚干部的“磁力场”。
选人用人是一面旗帜。当下正是县、乡换届之际,用好一个人,比办好一件事更重要,更加具有长远的、全局的意义。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健全完善的用人制度,风清气正地选任干部,关系着发展大计,关系着群情民生,更关系着竹山的明天和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