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2003年5月的一天,李传知顾不上照看正在太和医院作化疗的大儿子李兴 ,却接到得胜镇双溪村村民张贵周的求救。原来,张贵周12岁的儿子得了重病,因凑不齐昂贵的手术费用,便抱着儿子来到信访局请求援助。时任信访局长的李传知,当即向县领导汇报,向民政部门求助。在多家单位的的帮助下,县医院减免了费用,张家儿子得到了救治。
顾不上抢救自家的儿子,却积极抢救了别人的儿子;顾不上自己病重的身体,却一心为群众操劳;顾不上自己家里清贫,却一心忙着帮移民群众发家致富……李传知就是这样用自己的朴实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宗旨,诠释着公而忘私的深刻内涵,展现出一名共产党人“视群众如父母、待百姓胜亲人”的博大情怀,感人至深,令人难忘!
县委书记沈学强说,向李传知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强烈的宗旨意识,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真心实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群众利益高于一切,是党和政府始终坚持的根本宗旨;是否心系群众、亲民爱民,是检验一名党员干部世界观和宗旨观念的基本标尺。李传知不管是做乡镇干部、信访局长,还是当移民工作队长,都能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为民办事作为自己一切行动的不竭动力,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业绩,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赢得了群众的拥护与信赖。
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关键要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古代圣人主张要“日三省吾身”,每一名党员干部更应该以办实事为标尺,经常“三省吾身”:我们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否代表了群众的利益?我为群众办了多少实事、好事?我们的工作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利益无小事,只要是群众需要的,不管是一句问候、一杯清茶,还是修一条路、架一座桥,我们都应该像李传知同志一样,不畏艰难、不图名利,尽自己最大努力把它办好、办实。唯有如此,我们才不会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唯有如此,我们的人生才能充实而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