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岂能“一删”了之?
发布时间: 2012-07-19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解放思想大讨论系列杂谈之一:岂能“一删”了之?

  周末,一许久未谋面的老同学邀我小聚,冲着几十年的情谊,便屁颠屁颠地去了。酒过三巡,菜吃三味,老同学忽然要敬酒两杯,说是有些事儿要我帮忙。我说:“那得看多大的事儿,我帮不帮得了。”同学笑言:“你办简单得很,手指轻轻一点就解决了。”我一听就明白了,原来是要“删帖”!说是有网民发帖批评同学工作不力,多有曲解。猛想起有我这个老同学在媒体工作,就找上门来了。我说:“人家美国总统奥巴马天天被电视台‘脱口秀’的节目开涮,却不恼不怒,还经常到电视台捧场,那才叫‘风度’。”任我百般解释,同窗仍觉我不念旧情、不肯帮忙,最终负气而走。
    这是我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不解和无奈。
    互联网是人类进化史上最伟大的创造之一,我等有幸能共享这一伟大成果。网络的兴起,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更改变着日常生活方式和精神观念。它给更多的人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让更多的人能够共享话语权。有专家指出,互联网可能是当下中国民主化进程的最大推手。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要求,要把网络“建设好、管理好、利用好”;许多地方开展“网络问政”,以此加强对基层政府、部门的监督,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作为县级网站,竹山论坛人气较旺,绝大多数网友发帖理性、客观,富有建设性。但在日常工作中,对网民的舆情,有的重视不够,装聋作哑,你说你的,我干我的,不理不睬;有的则反应过激,不反省自己的问题,不作正面答复,而是大呼冤枉,进而直接找到管理员,言之凿凿要求“删帖”,似乎只要管理员手指头一点,把帖子“拿下”,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孰不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如果不“疏”只“堵”,不仅剥夺了别人正常的话语权,而且会酝酿更大的矛盾。我们换位想一想,如果你有正当的诉求,却被人硬生生地堵住嘴不让说,你会不会也“憋他娘的一口鸟气”,从而以更大的力量来爆发?
    由是,我想起河南省内乡县衙的那副著名长联,易其数字以劝热衷于“删帖”者:“发一帖不易,删一帖不难,勿说一帖无用,社情全在一帖;汇网民之智,聚网民之力,莫道网民可欺,自己也 是 网民。”
(吴 贤)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