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杂评:让道德与时代共同进步
发布时间: 2011-03-04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今日竹山网消息 记者在采访王大洋救人过程中,听到一个让人吃惊的说法,那就是所谓的“救活人不如救死人”。意思是说,当看到有人落水时,不要急于下水救人,而是等到人死后再去“救”。这样做的好处是,根据目前的现状,救一个活人,施救者得到的好处很少,甚至没有(获救者若有感激之情,一般除了表达谢意之外会送上点礼品,极少获救者甚至连一句感谢的话也没有),而打捞一具尸体,一般能得到两千多元的打捞费。王大洋说,在他将落水妇女成功救起后,自己还因受冻感冒了好几天,于是少数知情人就开玩笑说他亏了。对此,王大洋坦然地说,若救人就是为了图回报,那自己也会等到人淹死了再去救,可是这样感到做人也太没意义了。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其中流传了不少的“舍己救人”故事,为弘扬社会正气、建设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广为传颂。可如今少数人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齐,道德沦丧,就容易滋生出“救活人不如救死人”这样类似的错误想法。不可否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的多元化也带来了诸如善恶不分、价值观混乱等现象。面对人心冷漠、真诚远离、正义丧失等一些不良现象,更多人都在呼唤传统美德的回归。
  当前,正值雷锋月,全国上下也正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美好家园,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倡导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良好风气,让大家认识丑恶,明辨事非,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每个人都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身体力行,把传统美德化作日常生活的指针。王大洋一位6旬老人都能做到寒流中不顾自己安危舍身救人,无疑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王 斌)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