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也论“吃亏是福”
发布时间: 2009-05-26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晚上睡觉,妻子看到儿子的腿上到处都是被碰的乌疤子,心疼的说:“儿子,怎么不小心点呢?人小个小,要懂得保护自己,否则就光吃亏的 !”小家伙却冒出一句“吃亏是福”来,让我们哭笑不得。 
  人们真的都是这样认为的吗?其实不然。 
  吃亏是可以分好多种的。 
  第一种是吃明亏,也就是说,明明知道是吃亏的事情却偏偏去做。吃明亏的人往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人是聪明绝顶之人,其目的是以小搏大,牺牲小利,旨在大利 ,忍一时之痛,得长远之惠。“吃亏是福”了然于心。一类是类似如佛语所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奉献精神,“苦我一个人,幸福一大群”的舍己利人思想,也正是现实中所缺乏的。一类是“二杆子”,这种人做事往往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到头来却自找苦吃。当然这只是少数。 
  第二种是吃暗亏。这种情况几乎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发生过,因为生活或工作中我们不可能对每一件事情的每一种情况都了如指掌,或缺乏经验或粗心大意,特别是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往往就会吃亏,这种情况就比较正常,吃了亏后,聪明人就会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行事做借鉴,这也是一种进步的阶梯,“吃亏是福”说的当然有理。 
  第三种是吃哑巴亏。有句俗语叫“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与吃哑巴亏的情形有点像似。当然,在现实中也有褒贬之分,一种是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为形势所迫而吃亏,正所谓打掉牙齿往肚里吞,这种情况并不鲜见,是可以理解的。而另一种情况则有点类似于“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算计别人却坑了自己,真可谓“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自然是咎由自取。 
  由此三种总的来说,“吃亏是福”是有一定道理的,它从辩证的角度告诫人们要不怕吃亏,但也不能看到火坑却硬是往下跳。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也或多或少地在发生着变化,现在许许多多的人见利就钻,遇事(责任)就远(逃避),自以为聪明,唯恐吃亏,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就其自身而言,鼠目寸光,往往会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就整个社会而言,人人如此,则信义难立,事事如此,则大事难成,国家如此,则难以发展。因此,正确对待“吃亏是福”,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以及国家,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朱端新)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