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国家实施的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劳动力等免费技能培训项目多,培训的条件也很宽,但笔者在有关部门和学校开办培训班了解和看到,前来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失业人员却较少,城区一家培训学校说,今年3月针对农民工返乡较多情况,根据上级要求,计划免费开办返乡农民工培训班,可广告和宣传打出好久,报名人员十分不理想,培训班面临着无法开班的尴尬,只能“搁浅”。为什么国家花钱开展的各类免费培训“大餐”,却遭遇冷落,培训乏人问津。
在乡镇与返乡农民工和外出务工人员交谈,了解到农民工都说有技能在外好找工作,收入也高点;一些在家农民也想学点种植、养殖、林特、机械等技术,好致富。像他们这样对培训有着迫切愿望的农民不在少数,为什么一方面想学技能,一方面愿参加政府出资的培训,两者为啥合不上拍? 问其为什么不去参加县里有关单位举办的培训呢?农民工和城镇下岗职业的回答的原因较多。
担心因参加培训耽误时间,也耽误赚钱,是许多农民工不愿参加免费培训的主要原因。宝丰镇几位农友告诉笔者,参加培训一学是一两个月,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会影响收入,春季人家都急着外出找工作,我们去培训,怕以后难找工作,还不如与村里或者院里人一起到南方和沿海去直接找工作。我们在乡村看到,村里许多青年人外出务工都是靠本镇、本村或者亲友之间直接带着走了,根本顾不上学技能。
有的青年农民说,县里各类培训,培训的时间和方式不够灵活,让我们想学不方便。得胜镇大桥、界岭的村民说,家里有几亩地还有老人和小孩要照顾,春秋两季农事都很忙,不能长期离开家里,如果把培训搬到乡镇或者村里就方便多了。
还有农民工担心学的技术不管用,学不到真本领,怕白学了;也有少数农民工不了解有免费培训项目,担心骗人。
国家花巨资实施的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劳动力等免费技能培训项目,实行政府埋单,是一长期的惠民政策,是提高农民劳动技能,拓宽致富门路重要途径,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站在服务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高度,宣传和组织好各类培训。在宣传上,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宣传培训政策、培训内容,做到家喻户晓,提高农友参训意识;在培训方式上, 要打破授课时间方式的瓶颈 ,方法更加灵活一些,鼓励将培训班办到乡村,把课堂开在田间地头。还可以缩短培训时间,或者采取开办夜校的方式,在农忙时减少课程,农闲时适当增加课程,这样一来上课和干活就两不误了。 同时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对外出务工的人员要根据南方和沿海城市用工需求,开办一些适应性强、企业急需专业;对内要针对我县茶叶、矿产、水电大产业发展走势和农村种植、养殖、林特、农机等方面人才缺乏特点,开办相应专业,培训实用人才。在培训上,要保证授课的质量,不断提高免费培训的“含金量”,要将集中授课和现场指导相结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农民参加培训的热情,消除免费培训“上热下冷”的现状。(苗东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