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营养餐吃在孩子嘴里,暖在家长心里,我们不再担心学生营养不良问题了。”这是溢水镇燕子山、涧沟等村家长通过电话和书信赞誉溢水中学让学生吃上“营养餐”的心声。
今秋开学后,溢水中学1240多名寄宿制学生格外高兴,因为随着该校寄宿学生膳食工程的正式启动,他们从现在起将告别了昔日的“菜罐子”,吃上了学校为他们准备的营养餐:大米饭、青菜、土豆和猪肉。
该校在校学生1700多人,其中寄宿制学生1241人, 过去大部分寄宿学生一直过着“一个星期一个菜罐子”的生活,一年到头只能吃家里带的霉干菜,由于膳食结构不合理,许多学生存在营养不良现象,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为了满足现代学生成长的需要,今秋开学前,该校决定把“改善山区寄宿学生膳食工程”列为2005年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项目,对学生后勤食堂进行改革,投入10万元资金,对学生食堂进行彻底整修,对锅炉房、操作间、售饭厅、餐厅、成品粮仓库实行公开,建起了操作台、储藏柜、售饭窗口,修缮了内外设施。对学生食堂实行零利润经营,学校还压缩其它开支,食堂给予一定补贴,对蔬菜的采买实采购和付款分离,并将食堂饭菜好坏与食堂工人月工资挂钩,进行月月考评兑现,调动后勤人员的工作热情,他们主动为学生精打细算,合理安排菜谱,做到了每顿供应学生3至4个蔬菜,保证每周2次向学生供应肉类膳食。家庭困难的孩子,可以用粮粮食和家中菜抵生活费用。如今学生每顿只花1元钱,就能吃上新鲜可口、营养合理的营养餐。
东川村一位家长高兴地说:“学校的爱心营养餐工程,让我们不再操心孩子营养缺乏,变成“豆芽菜”或“小胖墩”了,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苗东升 陈拥军)
今秋开学后,溢水中学1240多名寄宿制学生格外高兴,因为随着该校寄宿学生膳食工程的正式启动,他们从现在起将告别了昔日的“菜罐子”,吃上了学校为他们准备的营养餐:大米饭、青菜、土豆和猪肉。
该校在校学生1700多人,其中寄宿制学生1241人, 过去大部分寄宿学生一直过着“一个星期一个菜罐子”的生活,一年到头只能吃家里带的霉干菜,由于膳食结构不合理,许多学生存在营养不良现象,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为了满足现代学生成长的需要,今秋开学前,该校决定把“改善山区寄宿学生膳食工程”列为2005年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项目,对学生后勤食堂进行改革,投入10万元资金,对学生食堂进行彻底整修,对锅炉房、操作间、售饭厅、餐厅、成品粮仓库实行公开,建起了操作台、储藏柜、售饭窗口,修缮了内外设施。对学生食堂实行零利润经营,学校还压缩其它开支,食堂给予一定补贴,对蔬菜的采买实采购和付款分离,并将食堂饭菜好坏与食堂工人月工资挂钩,进行月月考评兑现,调动后勤人员的工作热情,他们主动为学生精打细算,合理安排菜谱,做到了每顿供应学生3至4个蔬菜,保证每周2次向学生供应肉类膳食。家庭困难的孩子,可以用粮粮食和家中菜抵生活费用。如今学生每顿只花1元钱,就能吃上新鲜可口、营养合理的营养餐。
东川村一位家长高兴地说:“学校的爱心营养餐工程,让我们不再操心孩子营养缺乏,变成“豆芽菜”或“小胖墩”了,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苗东升 陈拥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