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操儒舜
进入8月,暑假才过去一半。漫长的假期,不光家长操心、学校关注,孩子们自己也十分困惑。如何过一个有益身心健康、丰富多彩的暑假,如何在假期引导孩子,记者采写的这组生活实录,或许对你会有所启发。
当家教 赚工资
张玲:21岁,大一。
张玲的妈妈没有工作,父亲在外打工,她在武汉理工大学读大学。张玲准备利用这两个月的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暑期社会实践。放假后,她托人联系了一份家教,辅导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补习,包吃饭,每天可以赚10元钱。虽然当业余补习教师报酬低一点,但她还是选择了后者。张玲说,她的志愿是以后能当一位人民教师,暑假补习就是一种社会实践,也能让自己找到当老师的感觉。另外,通过学习辅导,她还可以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
看电视 玩电脑
小李:中考考生。
平时,父母只在周末的时候,才允许小李有一个小时的上网时间。中考结束后,这个限制也随之取消了。这下子,他如同鱼儿回到了水里,一头栽了进去。每天的“工作”安排是:吃饭、睡觉、泡电脑、看电视,足不出户,一段时间来天天如此。
补习忙 压力大
叶鹏:高二学生。
虽然距高考还有一个学年,但家庭的压力使他对高考有一种说不出的畏惧。暑假的生活节奏太紧张了,他觉得很累。从放假开始,家里人就帮他请了家教,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每两个小时为一个课时。他说,上学时还是学校、家里、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有同学相倍伴,现在只有自己一个人,一天下来头脑昏昏沉沉的。叶鹏说,现在他就想什么事情都不做,就想有一个自由空间,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做生意 学理财
小张:初三学生。
小张再三强调不能写他的名字。他父亲是摆水果摊的,他计划帮父亲卖两个月的水果。“看着别人闲逛,有时还能看到自己的同学,我感到很不好意思。”一天三餐的饭,都是靠家里人送过来的。现在父亲把每天赚来的钱交给小张保管,家庭的开支都由小张负责,几天下来,他觉得父母养自己挺不容易的。小张说,他想通过两个月的努力,为自己筹到足够的学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