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一中2005届高考背后的故事
在2005届高考中,竹山一中再次刷写新的纪录:全校1051名参考学生上省线率达到99.7%,其中上国家一批重点线72人(含美术音乐13人),同比增加37人,上本科线人数共计685人,上本科线率64.7%。竹山一中高考在连续三年大幅攀升的基础上,今年又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竹山一中高考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呢?让我们走进竹山一中,去发现佳绩背后的故事。
“一个优秀的集体应以优秀的领导者为支撑。”成立了高考备考领导小组,重点抓常规教学的落实,抓培优补差的到位,抓各层次上线学生的思想动态,抓各班班级班风的建设,抓各班上线目标的落实,有计划、有组织的落实备考计划,大力提倡备考创新。派遣中青年高三教师赴武汉参加各学科高考信息发布会,或到省内名校学习各科备考经验,参加八市联考质量分析会。这些举措使得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备考工作的生力军。
在艰苦的高考备考背后,涌现出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年级主任周明荣在妻子住院三个月和老母亲病逝的双重重压下坦然面对,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陈世林老师怀揣着医院的住院通知,坚持上课;杨世菊老师在高考前一个月摔伤了腿,每天打着石膏由丈夫背来上课,没有耽误学生们的一节正课一节自习。这些普普通通的基层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青春和生命谱写无怨无悔人生。
在竹山一中2005届高三年级中也有不少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学校对所有贫困学生进行了摸底调查,对优秀贫困生的学费进行了减免,举行募捐活动为优秀贫困生筹措生活费。同时,积极与团县委、富有爱心的企业联系,先后为高三年级争取“明德奖学金”、“爱心资助贫困生奖学金”两万余元。学校并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拿出万余元现金奖励优秀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圆大学之梦。
擂响争创省级重点示范高中的战鼓。总投资700万元、面积达7300平方米的全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新教学大楼落成,按照国家统一标准装备物理、化学、生物等8个实验室,可有效保证实验教学需要,各教室配备了先进的电视、音源、校园网和电子监控设备。与此同时,学校在资金十分贫乏的情况下,筹措资金对学校礼堂、餐厅、学生公寓进行修缮,添置设施,使学生有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目前,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的学生服务楼工程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二月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