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6月10日至14日填报提前批录取高校志愿
发布时间: 2005-06-09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6月10日至14日,是我省考生填报提前批录取院校志愿的时间。提前批录取的院校(专业)分为文理类、艺术类、体育类,其中文理类包括军事、公安、司法、安全院校(专业)等,国防生,部分航海类专业,经省招委同意的其他院校(专业);艺术类分艺术本科(一)、艺术本科(二)、艺术本科(三)和艺术高职高专;体育类分体育本科、体育高职高专。在提前批文理类、艺术类和体育类中,考生只能选其中一类填报,不得跨类混报。武汉理工大学、华东船舶学院等同一院校的国防生和航海类专业,只能选其一,不得兼报。填报了提前批志愿考生,还可根据自己文化课考试科类和成绩在第二次填报志愿时填报第一至第四批志愿录取院校。
    2005年,我省提前批招生计划有28759人,其中文理类4087人(本科2905人、高职高专1182人);艺术类21346人(艺术本科(一)2745人、艺术本科(二)4547人、艺术本科(三)3881人、艺术高职高专10173人);体育类3326人(体育本科2162人、体育高职高专1164人)。

   ● 填报志愿前须了解的相关政策和规定
1.正确理解不退档、不换录、不补录的规定
   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继续实行“不退档、不换录、不补录”的规定,即凡按考生志愿录取(包括调剂志愿录取、征集志愿录取、高校征求意见后本人同意录取)的考生一律不退档、不换录。不退档,是指不能从已经录取的学校退出档案;不换录,是指不能从已经录取的学校换录到其他学校;不补录,是指招生录取工作结束后不进行补录。    
根据这一规定,考生应慎重选择填报每一个志愿,不要随意填报自己不熟悉或不愿意就读的高校,不要轻易放弃填报志愿的机会,不要委托他人填报志愿,不要将希望寄托在换录和补录上。
 2.认真阅读招生计划、招生章程和普通高校招生体检指导意见
  招生计划是考生填报志愿的依据,2005年我省提前批招生计划刊登在《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第5期上,考生要根据《湖北招生考试》杂志上公布的院校和专业代号以及有关要求填报志愿。
从往年录取情况来看,少数考生由于对所填报院校的信息了解不全面,入学后发现所录取院校在办学条件、办学地点、收费标准等方面与自己的理想差距很大,要求换录。按我省规定,考生一经正式录取就不能退档、不能换录。考生对自己准备选报院校的办学性质、办学地点、收费标准、颁发毕业文凭的院校名称及证书种类等事先一定要了解清楚。考生可以通过查询院校招生章程、直接与院校联系、到院校实地考察和登陆院校网站等方式了解院校信息。因考生本人了解院校信息不准确、选报志愿不当,导致不合本人意愿录取的,不能退档,后果也只能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身体状况直接影响录取,考生应参照国家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自己的体检结果填报志愿,对因身体条件学校不予录取的专业,或者考生不宜选报、不宜就读的专业,建议最好不要填报。
3.志愿卡必须由考生本人填报、校对、签字确认
    高考志愿既是省招办投档的重要依据,又是招生院校录取新生的必要条件,每一位考生都应认真对待高考志愿的填报。按省招办规定,志愿卡必须由考生本人填涂、校对、签字、确认,考生对志愿表校对签字,实际上是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是对自己的前途负责,考生对自己校对签字的志愿信息负全责。志愿表一经签字确认,不得再作更改。因考生本人填涂志愿卡和校对志愿表出现错误或选报志愿不当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从近几年情况看,委托他人代填、代校、代签字,容易造成志愿信息的错误,一旦产生不良后果,考生后悔莫及。考生一定要有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慎重填报志愿,高度重视签字确认工作。
因以下原因产生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不按规定参加志愿填报;自动放弃填报志愿;在规定时间不校对签字;委托他人代填、代校、代签;本人拒签、错填、错报、漏填。  
4.提前批志愿填在《机读志愿卡(一)》上,填在其它志愿卡上无效。不同科类的志愿应填涂在相对应的志愿栏内,切莫错位、错栏。
 
  ● 军事、公安、司法、安全、航海院校(专业),对考生的年龄、身体条件等方面有特殊要求。
    报考军事院校考生的基本条件:有志献身国防事业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在20周岁以下(1985年9月1日后出生),未婚,身体条件符合军校招生体检的基本要求(如身高:男性162cm以上、女性158cm以上;裸眼视力:非指挥类专业4.6以上、指挥类专业4.9以上等)。报考军事院校的考生应根据自己的高考体检情况决定是否报考军校,如果年龄、身高、视力等基本条件不符合军校招生要求的,即使填报了军校志愿,也没有资格参加军检面试。往届生填报军校志愿等同于无效志愿。
    公安类专业对考生身体条件的基本要求:(1)男性身高不低于170cm,体重不低于50公斤;女性身高不低于160cm,体重不低于45公斤。(2)左右眼单眼裸视力:理科4.9(0.8)以上,文科4.8(0.6)以上。(3)两耳无重听,无口吃。(4)五官端正,面部无明显特征和缺陷(如唇裂、对眼、斜眼、斜颈、各种疤麻等),嗅觉不迟钝、无鸡胸、无腋嗅,无严重静脉曲张,无明显八字步、无罗圈腿,无重度平跖足(平脚板),无纹身、无少白头、无驼背,无各种残疾,直系血亲无精神病史。(5)无传染病,肝功化验指标必须在正常范围内,无甲肝、乙肝、澳抗阳性。
     司法类专业对考生身体条件也有要求,如男生身高170cm以上,女生身高160cm以上,裸眼视力4.7以上等。
    航海类专业对考生身体条件要求较高,具体要求请查阅高校的招生章程。

●  报考国防生是有志于从军考生的较好选择
    国防生是根据部队建设需要,由军队依托普通高校招收培养的青年学生,招收国防生是军队干部培养制度的重大改革,目的是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考生被录取为国防生后,高校、选培办、学生本人三方签订《国防奖学金协议书》,在校期间享受国防奖学金待遇(一般为5000元/年),参加部队统一组织的军政训练,完成规定的学业并取得毕业资格和相应学位后,按协议办理入伍手续,分配到定向国防单位担任军官。毕业国防生定职、授衔与军队院校相应培养层次的毕业学员享受同等待遇。2005年,我省有国防生计划645人,比去年翻了一番,招生学校主要是第一批重点院校。国防生录取的最低分数线为高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填报国防生志愿的考生,可比其他考生多一次录取机会。
    报考国防生的基本条件:有志献身国防事业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在20周岁以下(1985年9月1日后出生),未婚,身体条件符合军校招生非指挥类专业的体检要求。国防生必须参加军校招生的军检面试、政审且合格。

●填报艺术专业的考生应特别注意专业合格证的使用范围
    1.报考教育部公布的31所独立设置的艺术本科院校(包括本科、高职高专专业),考生须取得院校的专业合格证,不看湖北省艺术专业联考成绩。
    2.报考省内外院校(教育部公布的31所独立设置的艺术本科院校除外)的美术类专业(在省招办公布的招生计划中,此类专业名称前标记“●”号),考生须参加湖北省美术类专业联考且联考成绩合格。其中报考省外部分院校以及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科技学院等七所在鄂院校的美术类专业,既要联考成绩合格,同时还要取得所报院校的专业合格证;报考省内其他院校的美术类专业和部分使用湖北省美术联考成绩的省外院校的美术类专业,只需要美术类专业联考成绩合格(在省招办公布的招生计划中,此类专业名称后注明“使用湖北省艺术联考成绩”)。各高校的艺术合格考生名单已在湖北招生信息网上(zsxx.e21.edu.cn)公布,请考生注意上网查询。经公示的合格考生才能作为相关高校的合格生源录取。
    报考我省没有组织联考的艺术专业,如音乐、舞蹈、服装表演等本科专业,必须取得院校的专业合格证。
    3.报考省内院校的音乐教育类、声乐表演类、器乐表演(钢琴)类、舞蹈表演类、音像制作类、播音与艺术主持类、影视表演类等高职高专专业,需参加湖北省艺术类高职高专联考且分数达到110分。省外院校招收上述高职高专专业,部分院校使用湖北省联考成绩,在省招办公布的招生计划中注明“使用湖北省艺术联考成绩”,联考合格的考生即可报考;部分院校自行组织了专业测试,获得了学校专业合格证的考生方可报考,不看联考成绩。
    4.艺术考生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成绩、文化成绩和学校的录取规则选择好第一志愿。从往年的录取情况看,多数艺术院校(专业)第一志愿生源比较充足,如艺术本科(一)院校录取的几乎全部是第一志愿,艺术本科(二)录取的多数也是第一志愿,所以,考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填报好第一志愿。当然,有些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可能第一志愿生源不足,需要录取第二、三志愿考生,考生不能放弃第二、三志愿填报。

● 填报体育专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网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记录举报平台
  • 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719-4224351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举报平台涉企侵权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