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竹山研究
贡献地质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 2021-12-15 21:06 来源:竹山融媒体中心 编辑:袁平凡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贡献地质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湖北省地质局质量监督处副处长  万炳志

11月份,按照“人人都是驻村工作队员”活动的总体安排,作为质量监督处的一员,我前往竹山县溢水镇何家湾村蹲点服务。虽然只有短短的5天时间,但在驻村工作队的精心安排下,通过参加例会听、与村支两委谈、在农户间走、协助服务干等多种方式,认真履行了一名驻村工作队员的职责,直观了解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对乡村振兴工作也有了更多的深入思考。

一、村情民情

何家湾村位于溢水镇中心北部,距麻安高速出口4公里,十巫高速从该村北部过境。全村面积达9.97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共有620户2068人,其中中共党员有47名。该村地貌为沟谷—低山型,平均海拔300米。何家湾村有耕地1825亩,农作物以玉米、水稻、杂粮、蔬菜为主;另有茶园1800亩。该村森林覆盖率较高,村集体拥有生态公益林3000余亩,茶叶是何家湾村的特色产业。2019年该村被评为“湖北省农业科技引领示范村”。

二、调研分析

总体来看何家湾村的优势和劣势都十分明显,具体表现在五点上:

(一)有一定的区位优势,但转化成发展优势不够。该村毗邻溢水镇中心,靠近高速路出口,交通条件较为便利。但由于村内部产业支撑力弱,导致人口流出严重,多数劳动力外出打工,大量留守人员在溢水镇工作生活,区位优势效应不明显。

(二)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但科学统一规划不够。该村自然环境条件优厚,有山水林田茶等多种生态资源,但缺少乡村振兴总体规划,还处于自然发展和无序建设状态。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偏向补丁性,存在坏啥修啥、缺啥补啥的现象;村民自建房屋注重功能性,缺少统一设计和美化靓化。

(三)有突出的特色产业,但打造自有品牌意识不够。茶叶种植是全村发展程度最高、附加值最大的产业,为村民提供了一定的收入来源,但总体处于产业链下游,没有形成自有品牌和产业延伸。比如主推的何家湾茶场“茶旅一体”旅游项目处于停滞状态。

(四)村民生活有极大改善,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够。村民的生活条件,特别是居住条件已较为完备,水电入户到家,楼房比比皆是,充分展现了村民的小康生活。但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基本没有经营性收益,缺少发展产业的启动资金,可持续发展能力严重不足。

(五)有完善的基层组织,但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该村的基层组织完善健全,从村“两委”到青年组织、妇女组织、退役军人服务组织等一应俱全,但村干部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班子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引领带动力度不够。

三、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的调研情况,个人建议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助力何家湾村的乡村振兴事业:

(一)党建引领,选优配强干部。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好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一是紧紧抓住班子建设这个牛鼻子,选好村“两委”班子成员。二是积极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和年轻干部,重点邀请在外能人回乡服务,不断扩大干部来源和渠道。三是建议完善组一级的工作队伍,从各组挑选有威信、有能力、有服务意愿的党员或群众代表,协调负责全组事务,努力形成覆盖全村的工作网络,同时可安排后备干部到组上锻炼负责。

(二)科学统筹,形成整体规划。该村是竹山县美丽乡村建设重点示范村,得到县镇两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正在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建议规划编制要把握三个原则。一是注重先进性,广泛调研乡村振兴示范地区,对标一流、面向未来,高标准明确乡村振兴的总体构想和远景目标。二是注重实用性,在谋远和及近之间找好平衡,立足本乡本土实际,不盲目追求高大上,设计好发展路径和具体项目。三是注重一致性,要做到上接天线,充分对接竹山一体化发展战略,按照竹山县总体规划中关于溢水镇与城关镇实现同城化发展的要求,制定好村级规划。

(三)多措并举,做强集体经济。坚定不移发展集体经济,彻底扭转“空壳村”局面。一是围绕茶园做文章,依托正在建设的集体茶场,选聘生产管理能人,培养技术业务骨干,打造自有品牌,争取获得长期稳定收益。二是围绕旅游做文章,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树立全域旅游理念,整治乡村环境,创新宣传推广,打造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三是围绕产业做文章,现阶段的重点是围绕溢水镇引进的新希望生猪产业链,广泛发展配套产业,积极引导村民就业;依托正在建设的文化广场工程,提前做好项目谋划和招商引资,在服务全镇文化生活的同时发展服务业。

(四)立足实际,开展特色帮扶。充分发挥我局的专业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驻村帮扶。一是深挖资源特色,进一步深入开展土壤地球化学调查,组织实施地下水资源普查,摸清探明何家湾村的资源禀赋特点,为打造生态产品、旅游品牌奠定坚实的地质基础。二是推进数字乡村建设,配合镇村两级组织,积极争取地方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依托相关局属单位提供技术支撑保障,把数字乡村打造成何家湾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特色和亮点。三是改善人居环境,力所能及地帮助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工程,聚焦文化广场、陈家河景观和通村通组道路建设等重点内容提升村容村貌。四是提升群众获得感,坚持把防止返贫作为驻村工作的第一要务,关心关怀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组织开展精神和物质等多层面的帮扶慰问。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