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泽斌
在鄂西北的秦岭、巴山间的腹地,蕴藏着全球稀有的宝藏——竹山绿松石。据专家测算,全球70%的储量在中国,中囯70%的储量在竹山。宝藏既是竹山的,也是世界的;竹山人正用他博大的胸襟,睿智的眼光,将绿松石从山乡推向世界,让人们能够充分享受绿松石的吉祥!
传奇的石头
绿松石从矿物的形成到加工成珠宝及终端器物,有着她传奇的“一生”。她的形成需要亿万年的演变,在高压的地表下,当雨水下落并渗入到地下时,挟带着的一些化学物质变为弱酸性,经过上亿年的孕育,含有铜、铝、磷的特殊溶液饱和到一定的程度,在地核极高温度的作用下,将这些化学元素以新的矿物质的沉积在岩石的缝隙和凹洞中,绿松石矿床就这样形成了。
由于绿松石是非金属矿物,即使用现代最先进的仪器和技术,也无法探测到她的走向和储量。开采她只能在有经验的开采师傅引导下,循着矿脉的走向和绿松石的“影子”,才能采到她的原石。其开采难度之大众所周知。据说,平均每挖一立方米的围岩,才能找到100克绿松石,有时利用率还不高。
绿松石苛刻的形成条件和极大的开采难度,本身就是一种传奇。当然,更为传奇的是她由矿石成为玉石稀有而又高贵的价值!
精神的信仰。绿松石和天空的蔚蓝及大地的翠绿几近同色。古人们敬天、法地的信仰,便寄托在绿松石的身上。他们把绿松石制成珠宝首饰,器皿物件使用,体现对天、地的敬畏之心!王权的象征。古今中外、历朝历代统治者总是管控着最稀有的物质、最尖端的技术。统治者追求的天蓝地绿,政通人和的盛世景象,绿松石的色彩和稀有正契合了这种寓意。他们把绿松石镶嵌在王冠上,刀剑上,生活的器皿上,以象征高贵的王权!爱情的信物。绿松石其矿亿年形成,其质亿年不朽,其色万年不变,她寓意着爱情恒久弥坚,永不变色(心),体现的是“松石恒久远、挚爱永留传”。人们将绿松石的配件或饰品赠予挚友和挚爱,寓意爱情和友谊的长久与坚定!众生的吉祥。再稀罕宝石都是要受众到常人的,只有常人的拥戴,才显宝石的高贵。绿松石也一样。绿松石的稀有,本身就是苍天的恩赐,加上从地表深处千难万险的采出,古人认为是一种幸运;绿松之绿又有着生生不息寓意。古往今来,松石从地下到地上,从王室到民间,从贵族到平民,人们普遍认为,得到她既是幸运的、也是吉祥的!
所有这些,不是美丽的传说和今人的杜撰,绿松石传奇的价值属性已得到历史的印证!
悠久的历史
2022年6月21日,由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主办,竹山县人民政府,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承办的中国绿松石文化学术交流会在武汉召开。会议参观了盘龙城遗址慱物院主办的“色如天相,器传千秋一一中国古代绿松石文化展”。文化展汇聚了二里头、贾湖、曾候乙墓等遗址墓葬考古出土的享誉中外的千余件绿松石文物珍品。从二里头考古出土的9000年前夏商王朝把绿松石作为国玉的文物,到以后历朝历代绿松石文物原件;从绿松石制作成精美的装饰到具有精神信仰和审美情趣的信物,我们不仅发现了绿松石极高的学术价值,使用价值和美学价值,更重要的是从岀土的文物中印证了绿松石文化发展的悠久历史。
绿松石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玉之一,以其天蓝水碧之色深受先民的青睐,它的使用贯穿了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发展,是古代先民精神信仰的重要物证,折射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历程。新时器时代,绿松石契合人们爱美的天性,主要用于装饰;夏商时期则成为王权的象征,二里头时期是中国古代绿松石文化发展的一个颠峰;到两周时期,王畿与诸候国同将绿松石视为装点富丽的珍宝,绿松石与青铜器的结合,将绿松石文化发展推向另一个高峰。秦汉一统,绿松石装饰工艺日臻精湛,绿松石文化呈现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特点;隋唐宋时期,绿松石的使用遍及中原王朝、北方草原和雪域高原,承载了多元文化和复杂信仰的交辉。
中国文物学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徐琳表示:绿松石是中国玉文化的佼佼者,从裴李岗文化贾湖遗址出土的最早绿松石饰品,到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等众多史前遗址,直到夏商周时期绿松石大量使用,又与青铜器完美结合。至清代绿松石仍是玉文化的重要门类。
透过绿松石文物的展览和专家学者们对松石文化的学术交流,使我们更加认识到绿松石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特别是竹山绿松石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这次国宝级绿松石文物展览中,专家们认为: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绿松石及镶嵌件均来自南矿带的竹山矿区,其他绿松石文物带铁线的与竹山绿松石具有共生性。这些文物虽然没有从竹山直接出土,但是竹山绿松石却在中华历史文化中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从历史到今天,文化总是相通的,绿松石品质却各有特色,更何况从古至今绿松石又有几个产地呢?!竹山的绿松石不会也不可能在历史文化中缺席!我们坚信:绿松石辉煌而又悠久的历史,必为竹山绿松石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遍地的宝藏
众所周知湖北省竹山县是绿松石的故乡,她的储量和产量均占全球的50%。世界那么大,为什么竹山绿松石储量又那么多呢?据专家推断,竹山地区在远古五亿年前是一个泻湖,上游的细沙日积月累沉积下来,沉积在泻湖中的铜、铝、磷等矿物质,通过地壳运动,涉入到岩石的缝隙中,在极高温和极高压的作用下,慢慢的变成了绿松石的矿床。
全球类似于这种地质结构的地方屈指可数,唯竹山绿松石储量最大,这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对竹山人的恩赐!
说竹山遍地的宝藏,实不为过。不说专家们理论测算,竹山有5万吨绿松石储量,单从地质普查上看,竹山县17个乡镇,已发现15个乡镇有绿松石矿床,就已经很惊人了!
这些矿藏,有的深埋在地表,有的却裸露在地面。2011年10月潘口乡丫角山一农户挖红著窑挖出了绿松石,消息一经传岀,一天一夜十堰、襄阳、陕西安康等地人员蜂拥而至,小小山坡聚集了两千余人,后经市、县公安部门和武警部队紧急疏散,才确保了矿山和聚集人员的安全。无独有偶,2012年4月秦巴钡盐公司在麻家渡镇一山地上采重晶石矿时,一挖机挖斗挖岀百余斤绿松石,很快被附近居民捡拾而空,后经国土,公安等部门会同地方政府整顿秩序,企业才恢复采矿。秦古镇政府为维护采矿秩序,对采矿企业倾倒的绿松石矿渣采取分单双号拣拾的制度,这样每天仍有近两千人拣矿渣,其场面蔚为壮观。
竹山经营绿松石珠宝历史已是很早的了。溢水镇为什么叫溢水,因为经营珠宝赚的钵满盆满,金水四溢,所以叫溢水。宝丰镇为什么叫宝丰,因为珠宝金银满库,所以叫宝丰。还有得胜镇为什么叫得胜,常常是那里的经营珠宝的生意人与客商讨价还价,斗智斗勇,满载而归,得胜而回,所以叫得胜。与此等等的地名折射出与绿松石有关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进入新时代,竹山县委县政府顺应大势,依法治矿,大力发展绿松石产业,形成了一个国际绿松石城,两个产业园区,四个珠宝特色小镇的格局。全县有6000多家绿松石珠宝企业和门店,近10万人从业,年产值200余亿元。
潜在的价值
竹山绿松石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院长杨明星话说,是“历史极为悠久,产业特别年轻”。竹山县委县政府以“世界眼光、国际范例、行业标准”谋划绿松石产业发展,通过努力,绿松石资源由无序滥采到有序开发,无偿粗放到有偿集约,市县许可到全国配货,产业开发相继实现“控股控矿、依法出让、建城入园、市场运营”四步跨越。通过顶层规划、科学谋划、奋发有为、务实推动,以及良好的产业绩效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赢得省、市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赞誉。2018年被定为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竹山县建起了囯内首个绿松石公盘交易中心,首个县级绿松石博物馆和绿松石特色小镇,首个绿松石线上直销的抖音基地,……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调查统计,竹山绿松石产品达5大类,300多个品种,绿松石从业人员与企业数量占全国同行的50%,占国内绿松石市场销售额的80%,国内绿松石价格竹山享有定价权,并一路走高,与2009年相比,克价上涨30至40倍;可以说竹山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绿松石加工贸易中心,文化展示中心。
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进一步提岀,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水平”,也就是迏到西班牙、希腊、葡萄牙等国家的水平,据测算,届时珠宝行业将是现在的四倍,由2021年的7200亿元增至2至3万亿元左右。根据珠宝行业的发展趋势,竹山绿松石产业冲刺千亿或者万亿的产业集群已是箭在弦上。
专家们建议,竹山绿松石有着全球最大的矿源优势,应当进一步摸清资源的家底,做好绿松石产业发展的中长期战略部署,以决定产业升级的方向和重点,通过与高端技术的结合、高端人才的引进,盘活松石资源链、招宽松石销售链、拓展松石文化链,提升松石价值链,将竹山绿松石打造成世界品牌、将绿松石文化推广到世界各地、将绿松石产品销售给世界各国,让竹山绿松石阔步迈向世界珠宝的大舞台!
坚信有竹山县委县政府科学谋划,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竹山绿松石,世界吉祥玉定会大放异彩!
2022年6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