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近年来,溢水镇以东川村为试点,不断创新载体,完善机制,构建起以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核心内容的基层治理模式,为乡村振兴凝聚起发展合力。
这两天,乘着空闲时节,东川村党员陈必国来到村民陈华的家中,了解其收入情况。由于十巫高速和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陈华家的两亩土地被征收用于支持重点项目建设,这样一来,靠土地吃饭的他一时没了着落。为此,陈必国多次到陈华家宣讲政策,为他联系建筑工地务工,解决其生产生活和收入问题。“一年能增加五六万块钱的收入,家里还是可过的。”谈到现在的生活,陈华高兴地说。
自东川村开展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以来,陈必国主动认领政策宣传岗,与镇村干部一起解决了170户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解决邻里矛盾30余起。陈必国对记者说,“在群众有困难的时候,党员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走到哪儿人家一看是党员来了,给你竖大拇指。”
东川村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为擦亮这一品牌,该村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子,在全村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根据村里32名党员的年龄、特长和身体状况等实际情况,让每名党员认领一项村级公共管理事务,设定有政策宣传、产业带动、文明监督、环境卫生管理等岗位,并结合“双十星”争创活动,让党员亮出身份、兑现承诺、服务群众。
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周智介绍,“对于村里无职党员适应的岗位,他们承诺的事项,我们要在十星级党员自评的过程中审定。”
让基层组织成为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上,溢水镇积极探索打造“党建+自治、法治、德治”共融共建的乡村基层治理新格局,投资200万元在东川村建成十星级法治文化广场和全县首个“东川村法治文化体验馆”,开展法治文化进院落、法治宣传进家庭、法治知识进头脑、法律服务进村组行动。
从离群众最近的地方抓起,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观念深入人心。今年5月上旬,村民陈从宝骑车在东川路段,与一辆面的车相撞,陈从宝不省人事。接到报警后,村干部迅速将陈从宝送到医院抢救,通过与司法所协调,解决医疗费和后续赔偿事宜,让这起交通事故得到圆满解决。
“这个事情已经处理的很好,通过法律途径,依法依规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说到交通事故的处理结果,陈从宝十分满意。
如今,东川村形成了“自治凝人心、法治扬正道、德治树新风”的社会治理生态,破解了基层党的建设与乡村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为乡村振兴凝聚了力量。
对于今后的乡村治理工作,溢水镇组织委员朱铖说,“溢水镇将以东川村为试点,不断创新载体,积极探索构建以党建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王锐 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