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竹山研究
警惕干部腐败的“蝴蝶效应”
发布时间: 2022-11-04 16:59 来源: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芳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中主要代表了一个坏的微小的因素或机制,一旦不能进行有效调控,就会给系统甚至社会造成相当大的影响。藏在毫不起眼的一包香烟、一顿便饭、一张卡片背后的“四风”问题,便是干部腐败“蝴蝶效应”的开端。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1年12月公布了年度十大反腐热词,“风腐一体”位列其中。近年来查处的多起腐败案例表明,党员干部政治上的变质往往始于吃喝玩乐。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种种由风变腐案例最终“害己”“害家”“害民”“害国”。“四风”和腐败同根同源,是腐败滋长的温床,“微腐败”不容小觑。

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党委党组、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警惕干部腐败的“蝴蝶效应”,常念“紧箍咒”,架起“高压线”,搭建“防火墙”,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防微杜渐,毫末必抓,使广大党员干部信念不滑坡、行为不脱轨。

保持政治定力,常念“紧箍咒” 。常态化开展党组中心组研讨学习、干部政治理论学习,通过“学习强国”“法宣在线”、各级党校、党员在线教育网站、廉政党课等多种渠道学习习近平新发展理念、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领会省委、市委下发的重要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高举纪律大旗,架起“高压线”。一是强化主体责任,完善监督体系。各级党委(党组)特别是书记要强化政治担当、履行主体责任,把各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结合干部考察考核,领导班子会、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及时了解干部思想情况和言行动向,并适时开展分析研判和调查核实,对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及时提醒谈话,早发觉、早督促、早改正,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要合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切实把监督的螺栓拧紧。要经常开展干部“谈心谈话”,坚持把警示谈心、函询诫勉作为关爱干部、加强干部监督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让干部“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三是监察机关要加强日常监管,落细落实监督细则。将严格监督的要求具体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中,推动内部监督管理真正严起来,以实现“查处一件、警示一片”的效果,让广大党员干部常存敬畏之心,逐步形成对腐败的警惕。

开展自查自纠,搭建“防火墙”。一是引导党员干部在警示教育中自查。结合“党风廉政教育月”、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的八部正风肃纪反腐大片,从2014年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到2022年的《零容忍》,以身边案例警示身边人,用足用好反面典型“活教材”,持续释放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二是深入开展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自纠工作。一方面是对照腐败反面案例,在单位内部经常性开展自查活动,做到以案为鉴,时常“照镜子”以衣冠。另一方面是以湖北省纪委《关于深化以案促改推进清廉湖北建设的工作办法》为引领,利用好以案促改“流程图”和“工具箱”,对于单位内部存在的作风问题要做到不遮掩、不回避,剖析整改,不留“后遗症”。三是广大党员干部要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拧紧政治思想“总开关”,自觉肃清朋友圈、生活圈、社交圈,广泛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同贪污腐败行为作斗争。

坚持正向引导,推动“良循环”。蝴蝶效应可以是负向的也可以是正向的。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作风建设“蝴蝶效应”的良性引导,形成良性循环。一是立“标杆”,通过日常评比选标杆模范,让大家学习标杆、争做标杆、成为标杆,营造清廉之风。二是争“打擂”,结合“岗位大练兵”、工匠技能大赛、业务评比等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营造实干之风。三是送“暖炉”,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在深入群众、服务人民上取得实效。转作风、强能力、聚民心,使干部作风向上向好,激活良性循环的“蝴蝶效应”。

“四风”不破,贪腐不除。防止腐败,就必须将干部贪腐的“蝴蝶效应”遏于开端,多管齐下共抓落实,才能更好地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氛围,保障党的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县人才服务中心 文雳)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