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之十
紧抓“一二三” 生活更美满
秦古镇秦家坪村位于秦古集镇附近,全村版图面积4.65平方公里,辖3个村民小组593户1671人,耕地面积2234亩。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茶叶、食用菌和绿松石产业,群众持续增收,集体经济持续发展。
美好环境与共同缔造活动开展以来,秦古镇将秦家坪村雷家坎作为秦古镇美好环境与共同缔造示范点进行建设。为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积极性,秦古镇围绕“建什么、怎么建、为什么建”三个核心问题,依靠“一二三”工作法,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为试点建设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一个专班,紧盯目标统筹推进
为科学统筹推进雷家坎美好环境与共同缔造示范点建设,秦古镇积极搭建政府群众交流平台,抽调政府干部、镇直单位负责人、村干部、村民代表共计26人成立工作专班,实行三级包保责任制,即将雷家坎42户群众划分为10个院落,一个政府干部、一个镇直机关负责人、一个村干部、一个群众代表负责包保一个院落,包保责任人负责包保院落内所有农户政策宣传、实地规划、施工衔接、质量监督及后续管理等工作。
专班成员中有群众代表10人(无职党员、农民、商人、退休干部、族中长辈),均属秦家坪村雷家坎本地居民,在当地有较高威望和群众基础。群众代表们清楚知晓雷家坎每户村民家庭情况(经济情况、户主性格、家庭背景等信息),在宣传动员、资金筹措、项目协调过程中起到了良好效果,为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雷家坎村民杨某的房屋位于雷家坎片区入口处,因已定居外地,老家房屋长期无人居住,外观较为陈旧。动员过程中,因无杨某联系方式,该户房屋一直未能进行规划,严重影响工作进度。包保群众代表杨勇知晓后,立即通过家族群进行联系,通过多方打探最终与杨某本人取得联系。在详细讲解相关政策后,杨某表示:“叔(杨勇系杨某堂叔)说的我信,你们搞,我都支持!”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二个会议,群策群力共绘蓝图
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坚持开好“两个会议”,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绘共同缔造美好蓝图。
开好群众会,集思广益定项目。确定在雷家坎示范点建设后,专班组织雷家坎42户居民集中召开群众会。会上,专班组长主讲“建什么?怎么建?为什么建?”印发雷家坎实施美好环境与共同缔造示范点建设奖补方案意见征求稿,逐户收集意见建议,最终确定正式方案。会后,组织群众代表前往郧西县关防乡等共同缔造示范点进行实地观摩,通过群众自身走一走、看一看,激发群众参与建设积极性。
(图为雷家坎村民在郧西县关防乡观摩学习)
开好院落会,因地制宜广宣传。根据三级包保责任制,专班组织包保责任人分片区召开院落会,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群众听得懂的话讲群众能享受的奖补政策。“江某某,你把外墙粉一粉,政府免费给你们换瓦,划得来!”“李某某,你们家门口的场子还没弄,这次要把握政策,要把场子硬化一下!到时候,政府再在外面弄个小围栏,种点花,可好看!”根据每户的实际情况,包保责任人提出的建设计划均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图为夜幕中的雷家坎院落会)
三轮入户,充分尊重群众意愿
群众事,群众定。根据奖补方案,雷家坎美好环境与共同缔造示范点奖补项目包括入户路、房屋改造等15项具体内容。因每户农户情况不同,为切实保障群众利益,让群众充分享受政策红利,秦古镇坚持尊重群众意愿,坚持发动群众参与,坚持建设成果群众共享,开展三轮入户走访。
一轮入户讲政策。群众会、院落会集中宣讲之后,工作专班迅速对雷家坎42户农户逐户开展入户宣讲。哪些具体建设项目?哪些项目进行奖补?具体奖补标准如何?不漏一户、不漏一人,通过“一对一”入户宣讲,有效确保所有农户知晓相关政策,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建设积极性。
二轮入户定方案。示范点42户农户建设内容均有不同。二轮入户走访期间,工作专班在充分尊重群众自主意愿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为每户制定多套建设方案,将建设内容和政策红利相结合,算足预期账,算好经济账,群众想要怎么建,群众自己说的算。
三轮入户做衔接。通过前两轮入户,雷家坎42户农户具体建设内容基本确定。工作专班带领施工方逐户签订施工协议,测量具体施工量,同步收取自筹款,最终确定施工方案。
(秦古镇秦家坪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试点专班供稿)
宣传组邮箱787185849@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