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不用抵押,凭技术就能贷到款,这300万真及时!”7月1日,某卫浴企业负责人手拿到账凭证,难掩激动。作为我县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的受益者,该企业的经历正是我县科技金融创新的生动注脚。截至6月30日,金融机构共为全县 39家科技型企业发放“湖北省知识价值信用贷”63笔1.5377亿元,让“看不见的知识价值”变成了“摸得着的发展资金”。
“知识价值信用贷”究竟是何“神器”?不同于传统贷款依赖抵押物,这项创新模式依托湖北科创企业“智慧大脑”大数据平台,给企业的“创新力”打分。从企业创新人才、研发投入、研发活动、知识产权、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品牌等7大维度,按A、B、C、D、E五个等级,像给企业的“科技含金量”画素描,按评分等级匹配最高1000万元、最低100万元的授信额度,共同将“无形知识价值”转化为“可量化的信用额度”,银行根据等级情况提供单笔额度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的信用贷款。
“以前跑贷款,要么缺抵押,要么手续繁,现在扫个二维码就能申请,两个工作日钱就到账了!”一家拿到500万元贷款的新材料企业负责人点赞道。为让政策落地生花,县科技和经信局化身“服务员”,到工业园区手把手教企业填报资料;省市两级设立的风险补偿资金和叠加的财政贴息政策,更让银行敢贷、企业敢借,形成良性循环。
“知识价值信用贷”能重点满足和完善信贷薄弱领域的金融需求,有效缓解科技型企业轻资产融资难的痛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通过省市两级财政健全风险分担机制,按照1:1共建风险补偿资金池,对“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本金损失给予定比补偿,并将熔断模式设置为风险补偿熔断,贷款风险警示和暂停补偿受理的不良贷款率上限确定为5%和8%,能有效解决银行机构的后顾之忧。
截至6月30日,我县39家科技型企业凭借“知识价值”获得“湖北省知识价值信用贷”63笔1.5377亿元,其中: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发放贷款38笔6073万元、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发放贷款10笔2600万元、农商银行发放贷款1笔200万元、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湖北分行发放贷款4笔1680万元、交通银行发放贷款4笔2900万元、招商银行武汉分行发放贷款1笔1200万元、湖北银行发放贷款1笔300万元、建设银行发放贷款4笔424万元。
我县备案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该模式获得融资,资金主要投向新产品研发、生产线升级等关键环节。“1.5亿元背后,是一批科技企业的‘解渴’清单,更是竹山激活创新动能的决心。”竹山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优化服务,让更多“科创小苗”借金融活水长成“参天大树”,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胡霞 徐娇 陈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