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老乡,今年的收成咋样?收入靠啥?”8月28日,大庙乡大营盘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干部曹祖琴敲开脱贫户王伦瑞的家门,笔记本上记满了茶园管护、务工收入等关键信息。这是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五访五看”行动的生动缩影——干部们用“铁脚板”丈量民情,将精准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王伦瑞的日子如今过得踏实红火。“干部帮我算收入账、找致富路!”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精准帮扶下,他家今年收获粮食超8000斤,加上养殖和务工,年收入稳稳突破10万元。
从“纸面数据”到“田间地头”,“五访五看”行动聚焦脱贫户、监测对象,不仅看政策是否覆盖,更紧盯落实成效。行动开展以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干部足迹遍布150余户家庭,已解决入户路、饮水等急难愁盼问题7个,更为82户家庭量身定制了产业发展规划,牢牢守住了“零返贫”底线。
惠民项目能否真正惠及百姓?督查组在村入户路施工现场给出了答案。局长徐雷带队督查,反复叮嘱:“项目资金和物资是群众的‘救命钱’‘安心钱’,工程质量一丝不能含糊!”针对项目监管,专班建立“进度表+整改单”双台账机制,全程跟踪、严格监管,确保民生工程经得起检验。目前,村内有2个重点惠民项目,投资建设的饮水工程在旱季“大考”中表现优异,让4个村民小组彻底告别饮水难,喝上了“放心水”;24户村民期盼已久的入户路建设也正稳步推进,即将打通出行“最后一米”。
服务效能如何?驻村工作队的民情台账是最好的见证。笔记本上,“胡婶家孩子就业”“退役军人王孝顺老两口劳动能力”等群众诉求被标注“红黄蓝”三色,分级处理,办结一件销号一件,响应率高达100%。“小到修水管,大到找工作,他们比亲人还上心!”村民陈敦文的感慨道出了群众的心声。
“五访五看”绝非一阵风,而是联系服务群众的“必修课”。徐雷介绍,该局正着力构建“走访——反馈——整改——回访”闭环管理机制,推动服务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行动开展以来,大营盘村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100%,群众满意度达到98%。
干部沉下去,民心暖起来。如今,在竹山大地,“五访五看”已成为干部的工作常态。一双双沾满泥土的“铁脚板”,正踏出乡村振兴的坚实脚印。(曾章题 向强 陈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