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县充分利用城区的零星空地、城市边角、闲置空地等微小空间,打造了一批可游、可赏、可玩的生态活力空间。小而美、靓而精的设计,像一幅幅“城市插画”,让城区居民在“小而美”的环境中体会到满满的幸福感。
清晨7点,城关镇的生态体育公园已经热闹起来,这里绿树成荫,空气清新。趁着凉快,早起的居民来到这里舒展筋骨、运动健身、散步休闲。
“我家就住在附近,这里设施完善,我们平时没事就过来打打球健健身,挺好的。”城区居民吕景阅说。
这座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体育公园,此前是一条荒废的臭水沟,周边居民苦不堪言。去年,我县结合北门沟片区治理改造,通过雨污分流、土地整治等综合改造,一个崭新的生态体育公园应运而生。
“我们设置了儿童游乐设施、6个标准化运动场地和中老年林下休息娱乐空间,同时增加了绿化色彩层次,铺设了2000余米健康步道,升级了夜间亮化设施,配套了3000个停车泊位等,能满足不同类别的人群锻炼需求。”县住建局局长邹彬介绍。
傍晚时分,热气渐退,桃花滩便成了市民消暑纳凉、亲子嬉戏的好去处。假山瀑布倾泻而下,水雾氤氲中凉风习习,孩子们在沙滩上戏水、玩沙子,大人们则三五成群悠闲散步、涉水嬉戏,尽情享受这份家门口的清凉。
“现在天气热,下班吃完晚饭,我就会带上小孩来玩水,她很开心,我也能放松一下。”城区居民贺婉君说。
眼前的这处亲水乐园原本是一片滩涂地,去年,我县因地制宜将这片占地1.1万平方米的区域进行微改造,让荒滩摇身变成了“城市会客厅”,日均接待游客超700人次。
小改造惠及大民生。今年以来,我县充分利用老旧小区改造、棚改拆迁等项目腾退的闲置地块,通过拆违补绿、留白增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等方式,新建街头游园8个,新增城区公共绿地面积0.8万平方米,新建停车场20个,新增停车位1349个。据县住建局局长邹彬介绍,下一步还将聚焦城市品质提升、人居环境改善,进一步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像绣花一样精心雕琢每一个更新项目,努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山地宜居样板。(李 健 余皓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