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天涯社区、法制网、土豆网、酷六网等多家网站,同时出现了相同的举报帖,内容均指“谷竹高速21标段施工存在质量问题”。
帖子反映的情况是否属实?真实情况究竟如何?连日来,本报记者赶赴十堰进行实地调查。
网帖
“21标工程造假违章施工”
在网上出现的举报帖,署名为王洋等5人。帖末,分别留下了5人的联系电话。
该举报帖称21标段存在“工程造假、违章施工”问题。帖子说,“K130+580涵洞基础混凝土,图纸设计的是素泥凝土,可是在施工中全部是片石混凝土。”
帖子还称,21标段部分工程存在层层转包问题,并且安全管理混乱,“工地承包人余行涛大肆倒卖雷管炸药。”“这样的高速公路,你敢走吗?”该帖如此发问,在网上立刻引起关注。
调查
问题涵洞已被要求返工
记者多次与第一署名举报者王洋联系,他始终未露面。另外四名举报者,要么电话已停机,要么称故不愿现身。
记者了解到,此前,余行涛承包了21标一个挖孔桩挖孔项目,举报者王洋称自己作为“合伙人”曾一起投资,而其余四人去年曾在21标工地上务工。
谷竹高速共有34个施工标段,21标段位于十堰市房县窑淮乡境内。该标段全长11.6公里,工期26个月。去年6月通过公开招标,一期土建工程项目由河南高速发展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竞得承建。
4月18日,记者来到举报帖所指的K130+580涵洞,在施工现场,5名工人正默默地在一段未浇筑的基础上清基。仅凭肉眼,很难从已成型的涵洞基础中看出端倪。
记者与21标段项目部常务副经理边永军见了面。他坦承,该涵洞质量的确存在问题,工人们正在做返工前的准备。他称,该段混凝土工程将被挖掉,重新按质量规范进行浇筑。但对举报帖“全部是用片石混凝土”的说法,边永军表示与事实不符:“谷竹高速上任何一个工程开工,都要经过监理部门严格审查。”
据了解,K130+580涵洞建成后是作高速公路排水之用。
回应
涵洞将“开膛破肚”检查
K130+580涵洞施工质量问题是如何造成的?边永军说,该涵洞基础在2010年11月施工时,晚上突降大雨,砼(混凝土)被稀释,埋“榫石”时掺进了部分片石,由于基础砼是下大雨当晚抢出来的,质量难得到保证,监理组要求项目部返工。
谷竹高速公路第四驻地监理工程师办公室负责18—22标段的监理工作。该办公室副驻地工程师蔡千典也证实,去年11月当晚,他们的监理人员发现混凝土施工中“有石头进去后”当即制止,并向上作了报告。
蔡千典说,在4月15日网上举报出现前,他们早已让21标项目部返工。
谷竹高速质量安全部副主任姚述堂也证实,K130+580涵洞基础在发现问题后确已处理过一次。他同时表示:针对此次网上举报,21标段将再进行检查。“涵洞基础属于隐蔽工程,需要采取开挖抽芯的办法,开肠破肚进行检查。”
应对
全线巡查力推标准化施工
谷竹高速建设指挥部综合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工程建设规模大,沿线地质条件脆弱且复杂,从开工之初,谷竹高速“全线共设了6个监理标段、4个巡查组,严格进行质量安全巡查。”
该负责人表示,针对网上反映的问题,指挥部领导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了建设监理部门工作会议,重申了施工要求。
记者拿到了一份21标段项目部就网上举报向建设指挥部呈交的情况汇报,里面表示:“我部对工队的管理不到位……造成不良后果,败坏了谷竹高速声誉,我们一定吸取沉痛教训,该返工的坚决返工,该整顿的坚决整顿,严格按规范、标准、要求施工,终身负责工程质量。”
链接
对网帖中其他两个举报的回应
对网帖中“21标段部分工程存在层层转包”的举报,边永军、姚述堂及谷竹高速建设指挥部综合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均给予了澄清。他们解释:标段施工按“工序分离、工费承包”模式分为路基、桩基等分项工程,劳务合同中严禁劳务作业队将工程转与其他人,但包工劳务协作是允许的。
对举报的“余行涛倒卖雷管炸药”部分,记者获悉,十堰市公安局治安警察支队4月12日已就此发出通报,余行涛私自留下了192公斤炸药后转卖,目前已对这起“非法贩卖、储存和使用爆炸物品案件”进行了查处,并已对相关责任人作了处罚。
谷竹高速全长226.454公里,是国家和我省规划建设的重大交通项目,总投资190.87亿元,建设工期48个月。建成后与已建的福(州)—银(川)高速公路相接,经保康县、房县、竹山县、竹溪县等地,止于鄂陕交界处,与拟建的陕西省安康至平利高速公路相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