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这一不太起眼的绿色食品,却在精明的城关镇农民手中绘出了锦绣文章。如今,该镇农业叫得最响的就是大棚蔬菜,很多人都知道:城关南门、莲花大棚蔬菜不仅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钱袋子,还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数百家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蔬菜生产、加工、运销遍布该镇,从事蔬菜生产者人均年收入达5000余元,上万元收入的生产经营大户也为数不少。
早在10多年前,该镇农民就利用土地资源生产商品蔬菜,还成立有专门的蔬菜生产协会,实行统一生产、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生产经营模式,由于品种单一、技术落后、信息不灵,销路不畅,农民的腰包始终没有鼓起来。近5年来,镇党委、政府通过反复思索和分析研究,彻底转变了观念,在调整农业增收的途径中,放手让农民多形式多渠道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科技含量,鼓励农民大胆创新,瞄准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蔬菜品种,因势利导制定出台有关配套措施,并投入近百万元帮助农民建设水泥骨架蔬菜大棚265个,为该镇蔬菜形成产业化创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同时,镇政府在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中,认真规划了全镇蔬菜的发展前景,把该镇南门、莲花、城西、东门等村规划建成连片规模的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制定了镇、村干部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在产品加工上逐步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建立市场信息网络,使全镇蔬菜销售收入保持在1200万元左右,农民人均增收达到800元以上,蔬菜产业已成为该镇独具特色的支柱产业。
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有效带动了蔬菜生产的蓬勃发展,农民们不再顾虑,纷纷回村租地种植大棚蔬菜,生产规模逐年扩大,专业大户越来越多。该镇的反季节大棚蔬菜不仅成为县内各大酒店消费者的抢手货,还远销十堰等周边地区,城关蔬菜不再仅仅是占有一条街、一个村,它还成了该镇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陈昌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