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堵河文苑
做好杏坛一片叶
发布时间: 2008-03-31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虞  兵

  春天来了,百花盛开,万木争荣,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迎着明媚的阳光走进校园,绿树红花,姹紫嫣红,耀人眼帘,蜂飞蝶舞,香气扑鼻,动人心扉。别忘了,为了花的开放,花下那些辛勤工作、默默奉献的一片片绿叶。当花朵次第开放时,那些藏在背后的叶,也无比快活,随风摇曳。其实,学生有如绽放的花朵,教师就是那片绿叶。
  做叶是劳累的,却很快乐。每天备课,上课,改作业,按部就班,还要抽空辅导学生,找个别学生谈话,做好思想工作,马不停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天到晚总看到是忙忙碌碌的身影,其中的苦和累那是自然的。农村教师还要经常家访,早晨会,晚查寝,保证学生来得了,留得住,学得好,就必须付出大量心血。可当你时时在教与学之中遨游,又是无比充实的。有了困难,与同事说说,或许一言中的,迎刃而解;有了心得,跟同行谈谈,可以相互沟通,迸射火花;有了好事,和师生讲讲,分享快乐,振奋人心。孔子周游列国,传道授业,又苦又累,可他无比热爱这一行,一边访问,一边讲学,一边播种,在奔走中教好了学生,提升了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把智慧和理想传播四方,作为人生最大快乐,所以后人尊为万世师表。我们不应为劳累而叹息,怨天尤人,应该向孔子学习,享受工作的乐趣,享受充实的生活,享受人生。
  做叶是单调的,却有激情。当教师工作普通,岗位平凡,没有名可求,没有利可图,是一种长期的复杂的劳动,既不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也不能生搬硬套,机械操作。在学校站了快三十年的讲台,深知教师担子之重,责任之大,肩负着教书育人、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惟有用真心去播种,用爱心去呵护,用匠心去开拓,方能托起明天的太阳。胡锦涛主席在教师节上的讲话中说,教师应志存高远。要做到这样,就必须行得正,站得稳,坐得住。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教师是学生的楷模,社会的师表,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要庄重端正。为人处事要不含私情,合理公正。人际交往中,不令家长为自己行方便,不向学生伸手,不争名夺利,要风清气正。干干净净从教,堂堂正正做人,这样才会赢得世人的尊重。站三尺讲台,面对几十双渴望的眼睛,你不能照本宣科,不可敷衍了事,要捧着一颗心来,引导学生会学习,爱学习,养成勤学、善学、乐学的习惯,在求知的过程中,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不仅教学成绩出色,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都得到提高。此时,你才算超越了教书匠,进入了教育艺术的殿堂。试问,一个工作不负责任,教学质量低劣的人,在哪个学校有一席之地呢?要教好书,在这片园地里干点名堂,你得坐下来静心用功读书学习,为教学储蓄能量,为不断提升自己打下厚实的基础,中外名著要读,教育专著必学,《论语》、《学记》必知,《大教学论》应看,还要仔细研读《课程标准》,转变观念,开阔视野,增长本领。教书不能急功近利,不能过于浮躁,要边教边研,教学相长,坐下来认真反思教学,总结经验教训,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让你的观点或做法能与大家分享。校园中有好大一颗树,你的志向在蓝天,扎根在泥土。
  不过,做叶是幸运的,应有回报。我国古代思想家、文学家孟轲、荀况、韩愈、朱熹都是教师出身,并长期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他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历经沧桑,至今仍熠熠生辉。同时代的近臣、豪强、财阀、名流,都如大江东去浪淘尽,湮没无闻,而这些教育家是幸运的,所立之言已载入典籍,长流天地间。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这一部门,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为祖国培养人才,我们也是幸运的,不仅无怨无悔,更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党和人民培养了我们,社会全力支持我们,家长深情期待着我们,因而,我们应该回报人民,回报社会,作为绿叶应该回报阳光,回报雨露。为党育英才,为国作奉献,这是当今教师的神圣使命,我们责无旁贷。业精于勤,行成于思,只要我们全心全意投身于教育,爱学生如子女,视学生如朋友,育学生如哲人,充分挖掘潜力,释放能量,就没有干不了的事,就没有做不好的活。愚公能移山,精卫能填海,我们能教书育人。这就是对人民对社会,最好的回报。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校园里有花有叶,有枝有果。为了大地的万紫千红,我们甘愿做那片小小的绿叶,用勤劳和智慧托起花朵芬芳,换来累累硕果。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