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润 汪燕
“知足者常乐” 的含义: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满足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此语出自先秦·李耳《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所谓“知足”,是一种平和的思想境界;所谓“常乐”,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知足者常乐,如果用在工作、事业、科学方面,就可能成为工作的阻力,事业的阻碍,科学的障碍,就可能安于现状,就没有更新的追求,也没有更高的目标,让人失去奋进的动力,开拓的勇气,创新的激情。因此,在工作、事业、科学上不能知足常乐。
知足者常乐,如果用在对物质、地位、金钱的追求方面倒是很有积极意义,欲望无止境,如果任其膨胀下去,必将后患无穷。生活在尘世,许多人不可谓不聪明,但却由于不知足,贪心过重,为外物所役使,终日奔波于名利场中,每日抑郁沉闷,不知人生之乐。又有什么比知足者常乐更让人觉得珍惜的事呢?只是浮华世界,已经很少有人愿意体会知足者常乐的意境。理由又很简单,市场的多元化,造就了人与人之间物质的多元化。尽管物质与精神是两种不同的境界,但是很多人已经被同化了。灵魂与精神的一种同化,使人性变得贪婪,自私,残忍,变得不可一世,利益、权利第一。很多人丧失了做人的道德底线,最后沦为阶下囚。正因为这些人的欲望无法满足,才出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越来越差。最主要还是彼此价值取向的差异。所以有些人很难真正融入彼此的内心世界,这也在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人本性遗留下来的一些无法共识的差距。我欣赏知足者常乐的人,那是一种对生命的淡然之美。懂得享受工作与享受人生的人最快乐,这种快乐来自于自知与自我价值的认同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每天都存在着很多诱惑,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最重要。知足者常乐。在那个时段,做那个时段该做的事,就是最佳状态。
我们倡导知足常乐,同时也要积极地理解知足常乐。知足常乐不能成为意志消沉、不求上进的遁词。这里所说的知足常乐是在任何境遇前都能得保持一种平和心态,古人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望天际云卷云舒。作为现代人应当比他们有着更高的思想境界。胜不骄、败不馁,工作尽心尽力,努力从工作中寻求充实和满足感,以艰苦的努力和出色的工作,多做事,做实事,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快乐人生,能容则易。
(作者单位:张振武小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