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扛着麻袋上北京
发布时间: 2005-05-16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扛着麻袋上北京,是麻家渡人最初销售绿松石的一种方式。
  当过兵、任过3年村委会主任的罗家坡村3组农民张永尧,在盛产绿松石的喇叭山上不仅是懂行的开采者,而且是当初扛着麻袋上北京售货的最精明组织人之一。那是1985年,喇叭山正临开采高峰,当时由于本地无加工设备、技术,上门收货者稀少,大批绿松石毛货屯积家中,张永尧便凭着长辈们与北京光明楼玉器总厂的交情和当时任村干部的威信,组织屯积绿松石的农户、部分本地经商户向北京该厂分批售货。那年代,火车紧张,集中办托运,不仅运费高,而且速度慢,再加沿途不测因素弄不好会吃亏。鉴于此,张永尧等几位精明者就实行随车人工托运。事前,备足结帐税票,安排好出发人员,把绿松石毛货用麻袋或大旅行包装妥,5至6人为一组,每人限带货50公斤以内,结伴出发,在火车上相互照应,到达目的地后,有序卖货。张永尧介绍说,那时北京光明楼玉器总厂是绿松石“大吃家”,质量好的绿松石每公斤毛货能卖上26元以上,一人一趟下来,抛去路上开支还能净赚1000元以上,一个小组一次性赚5000多元有把握。在几位精明人的引导组织下,麻家渡占小半绿松石开采户主上过北京。扛着麻袋上北京售货,在当时年代是迫于无奈的粗放式销售办法。
  现在,随着规范化的加工设备的陆续购进,绿松石泡白灌胶工艺投入使用,麻家渡人已从半成品生产走上精品加工,产品销售不仅是北京光明楼,而且已向广州、武汉、拉萨等大中城市延伸,还有几家加工大户制作的工艺品远销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创外汇。
  春夏之交的5月,麻家渡人又迎来了红火大喜的日子:县首届宝石文化节特在罗家坡设展厅;加工大老板张昌虎从广交会捎回最新行情;外省收购老板纷纷发来网上采购信息……
    (范本庆 袁斌)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