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弘扬女娲补天精神,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 2005-07-05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在“中国竹山女娲文化暨民俗旅游研讨会”上的讲话 
中共十堰市委副书记   十堰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  关小兰

各位专家学者,新闻界的朋友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相聚在女娲补天圣地——竹山县宝丰镇,共同商讨女娲文化和民俗旅游的研究开发工作,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能够参加这次研讨活动,感到非常高兴。在此,我首先代表中共十堰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中国竹山女娲文化暨民俗旅游研讨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不畏酷暑前来参加研讨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竹山历史厚重,文化灿烂。根据《康熙字典》和《中国神话辞典》等典籍记载,竹山是华夏始祖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圣地,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竹山现存的皮影、民歌、剪纸、民间故事等民俗民间文化中,仍有很多女娲神话、女娲文化的遗存和碎片。这是娲皇始祖留给我们的至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开发女娲文化,抢救文化遗存,不仅是我们面对先祖、面对历史应尽的责任,也是我们发展文化生产力,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力、竞争力的现实需要。竹山县委、县政府在举全县之力推进生态水电大县建设的同时,能够静下心来、拿出投入,为发掘历史文化、为建设先进文化做一些事情,这是县委、县政府领导集体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政治、经济、文化统筹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这种精神应该大力倡导和弘扬。
  开发女娲文化,应该发掘并弘扬女娲补天神话中所蕴含的哲学精神和人文情怀。这种精神和情怀,不仅包括创造创新,人定胜天,而且包括以民为本,天人和谐,等等。这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核,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正在强烈呼唤的一种理念。因此,通过各位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综合提炼出女娲文化的精髓,不仅能够赋予女娲文化本身以强大的生命力,而且可以为人民群众加快全面小康和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发女娲文化既是一个奠基工程,也是一个德政工程。
  开发女娲文化,要努力培植和打造文化品牌。当前社会,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发展文化需要经济提供基础,发展经济也需要文化提供支撑。特别是有品牌的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和拉动效应尤为明显。十堰市委、市政府支持竹山把“女娲文化”培植成湖北省乃至全国的文化品牌,同时,我们也热切期望各位专家学者从学术上、智力上给予指导和支持。对于打造文化品牌,专家学者的指导和支持至为重要和关键。
  要坚持把打造女娲文化品牌与培植文化旅游、珠宝饰品等县域经济支柱产业结合起来。竹山县山水风光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同时,竹山还是“中国绿松石之乡”。据考证,现在的绿松石就是女娲补天所用的“五彩石”。如何开发、整合这些资源,培植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竹山县委、县政府已经有这方面的谋划,在这里,恳请各位专家学者献计献策,同时也请新闻界的朋友多角度、多层面地予以宣传推介。
  这次竹山县委、县政府举办女娲文化暨民俗旅游研讨会,得到了各位专家学者和各级媒体的大力支持,对此,我再次代表市委、市政府表示衷心感谢;深度开发女娲文化,打造女娲文化品牌,使之更好地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更需要各位专家学者和新闻界的朋友予以关注。竹山县委、县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女娲文化开发方案,并组建一个精干的班子从事这项工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定位,务求实效。同时,要与各位专家学者建立长期的、深度的合作关系,努力为专家学者进行学术研究、推出学术成果提供优越条件,营造良好环境。
  我们相信,在与会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心指导下,这次研讨会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也一定能够在中国民俗民间文化史上着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专家学者和新闻界朋友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事业更加辉煌!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